“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向上级申请,配备单兵反坦克导弹。”
胡向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他伸出手,想摸摸谭建林的额头。
“我说小谭啊,你没发烧吧?”
“单兵反坦克导弹?那是什么?那是大白菜啊,说要就要?”
“再说了,那玩意儿金贵得很,操作复杂,一不小心就是重大事故。咱们是侦察连,不是专业的反坦克部队,玩不转那个!”
胡向连连摆手,觉得这事儿太不靠谱了。
谭建林却不急不躁,他知道胡向的顾虑是正常的。
“连长,您先听我说完。”
“首先,关于装备来源,我们可以向配属的合成营申请。他们肯定有,而且演习期间,为了胜利,他们未必不肯借。”
“其次,关于操作,现在有不少新型单兵导弹,操作已经非常简化了,经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掌握。”
“最重要的一点,连长您想。”谭建林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
“这次演习,我们武侦连的任务是渗透敌后,袭扰破坏。”
“如果我们的小分队,能够携带这种大杀器,潜入到敌人的纵深地带……”
“想象一下,当敌人以为高枕无忧的炮兵阵地,突然被我们端掉。”
“或者他们重兵防护的指挥所,被我们一炮轰掉。”
“再或者,他们的装甲集群在集结时,突然遭到来自暗处的精确打击。”
“那时候,我们是什么?”
“是神出鬼没的幽灵!”
“在关键时刻,比如电台通讯受到强电磁干扰,炮兵火力又够不着的时候,我们这支小分队,不就是一把能插入敌人心脏的战场手术刀吗?”
胡向叼着的烟蒂掉在了地上,他却浑然不觉。
一开始的不以为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以及一丝被点燃的兴奋。
“战场手术刀……”胡向重复着这个词,眼神越来越亮。
谭建林这小子,总是能给他整出点新花样。
而且,这些花样,听起来还真的有道理!
如果真能搞成,那武侦连在演习中的作用,将远不止是“眼睛”和“耳朵”。
他们将成为一支真正致命的奇兵!
胡向沉默了很久,宿舍里只剩呼吸声。谭建林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胡向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构想。
终于,胡向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谭建林。
“你有几成把握?”
谭建林笑了:“报告连长,只要装备到位,人员给我挑,十成!”
“好小子!”胡向猛地一拍大腿,“这事儿,老子陪你疯一把!”
“明天,跟我去找合成一营的徐英!这事儿要成,还得他点头!”
第二天一早,谭建林跟着胡向,来到了合成一营的营部。
合成一营营长徐英,中校军衔,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不怒自威。
他正对着一张巨大的作战地图,眉头紧锁。
看到胡向和谭建林进来,他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们稍等。
营指挥部里气氛有些凝重,参谋们进出来往,脚步匆匆。
胡向给谭建林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过了大概十来分钟,徐英才从地图前抬起头,目光扫向两人。
“胡连长,这位是?”他的目光在谭建林身上停顿了一下。
“报告徐营长,这是我们连新来的排长,谭建林。”胡向介绍道。
“谭建林?”徐英似乎想起了什么,“哦,就是那份‘反位训练’报告的作者?”
“是的,营长。”谭建林不卑不亢地回答。
徐英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坐吧。找我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