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问题也如影随形,时刻威胁着拍摄进度。尽管前期有闪播和部分投资方的支持,但随着拍摄的深入,各种费用不断增加。为了还原苗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剧组需要制作大量精美的道具和服装。每一件服装都要按照传统苗绣的针法和图案精心制作,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成本自然不菲。为了拍摄出震撼的画面,剧组还引进了先进的拍摄设备,租赁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很快,资金便出现了缺口。顾晗整日奔波于各个投资方之间,不厌其烦地向他们阐述电影对于非遗传承的意义。他带着精心准备的项目计划书和拍摄样片,一次次登门拜访。有一次,为了见一位重要的投资人,他在对方公司楼下等了整整三个小时。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顾晗站在楼下,汗水湿透了衬衫,可他依然没有放弃。终于,他得到了十分钟的面谈机会。在这十分钟里,他用真挚的话语和充满激情的讲述,向投资人展示了电影的独特魅力和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成功打动了投资人,获得了一笔关键的资金注入,暂时缓解了资金危机。
演员方面同样状况不断。饰演男主角的年轻演员小张,在拍摄一场激烈的苗刀打斗戏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只听 “咔嚓” 一声,小张痛苦地倒在地上,紧紧抱着脚踝,额头上瞬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剧组的医生迅速赶来,对他的伤势进行了紧急处理,但至少需要半个月的休养时间。这可急坏了剧组上下,黄絮更是愁得整夜睡不着觉。拍摄进度紧张,根本没有时间等待,可换演员又会影响整部电影的连贯性和质量。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小张主动提出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复工。他每天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忍受着疼痛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康复训练十分艰苦,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小张从不喊苦喊累。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了电影的拍摄,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半个月后,他拖着还未完全康复的脚踝,重新回到了片场。尽管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每一个动作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他依然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赢得了剧组所有人的敬佩。
技术难题也给拍摄带来了巨大的阻碍。电影中有一段需要展现苗绣 “破线绣” 微观细节的镜头,要求摄像机能够清晰捕捉到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然而,现有的拍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技术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法,更换了多台摄像机,调整了无数次参数,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黄絮心急如焚,她和技术团队日夜钻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向国内外的摄影专家请教。那段时间,剧组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黄絮和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尝试不同的镜头和拍摄角度。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镜头和拍摄角度,成功拍摄出了令人惊叹的 “破线绣” 微观画面。当画面呈现在监视器上时,所有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那细腻的丝线,精美的图案,仿佛将苗绣的灵魂都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