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全文免费

第6章

发表时间: 2025-05-24

苏明志的烦躁,如同初夏的雷雨,来得快,也愈发猛烈。

族学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次小考,旨在检验学子们的进学程度。

对于苏明志而言,每一次小考都像是一道催命符。

他本就资质平平,又素来不肯下苦功。

平日里得过且过,临到考前才临时抱佛脚。

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这些日子,他更是因为苏明理的“异军突起”而心烦意乱,温书的效率愈发低下。

屋里时常传来他因为背不出书而发出的咆哮,或是笔墨纸砚被不耐烦地摔打的声音。

张氏和苏大山对此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也曾试图劝说苏明志静下心来用功。

但往往换来的是他更激烈的抱怨和指责,声称是家里环境不好,影响了他读书。

苏明理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他依旧每日在灶台边“苦读”那些废纸,但心思却比以往更加活络了些。

他知道苏明志的水平,也大致能猜到族学小考的内容。

无非是《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蒙学基础,或许会加上一些简单的对对子。

这些,对于已经将那些废纸翻烂,并且拥有宿慧的苏明理而言,早已是烂熟于心。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将这些“学习成果”合理地、不那么突兀地展现出来的机会。

而苏明志的这次小考,似乎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这日傍晚,苏明志又因为一个典故的出处而抓耳挠腮,急得在屋里团团转。

张氏端着一碗野菜糊糊走进去,小心翼翼地劝道:“明志啊,别急,慢慢想,总能想起来的。”

“想什么想!”

苏明志没好气地吼道,“都火烧眉毛了!明日就要考了,这要是答不上来,先生又该如何说我?族里那些人又该如何看我?”

他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向了最亲近的人。

张氏被他吼得眼圈一红,却还是低声下气地安慰:“不会的,不会的,明志你平日里那么用功,定能考好的。”

这话连她自己说出来都觉得心虚。

苏明志烦躁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别在我耳边絮叨,越说我越烦!”

张氏默默地退了出来,脸上的愁容更深了。

她走到灶台边,看到苏明理依旧安静地蹲在那里,用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什么。

不知为何,看着这个小儿子认真的模样。

张氏心中那股因为苏明志而起的郁气,竟消散了不少。

她走过去,低声问道:“明理,在写什么呢?”

苏明理抬起头,露出一口白生生的小米牙,笑着说:“娘,我在学着写字呢。明志哥屋里说的那个什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他说着,便用树枝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出了“岁寒”两个字。

张氏虽然不识字,但看到儿子能写出字来,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惊喜。

“哦?你见过?”

苏明理点点头,故作思索状:“嗯,好像是在明志哥丢掉的一张纸上看到的,那张纸上还有画呢……”

他指的是苏明志曾经试图临摹一本带插图的《论语》读本,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气得将那几页纸都撕了。

张氏闻言,心中一动。

她知道苏明志最近为了小考的事情焦头烂额,若是明理能……

这个念头一起,便像野草般疯长起来。

她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问道:“明理,那你……那你可还记得那句话后面是怎么说的?”

苏明理眨了眨眼睛,似乎在努力回忆,然后不甚确定地慢慢说道:“后面……好像是……是说……天气冷了,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是不是这样,娘?”

他故意说得浅显直白,像是一个孩子自己的理解。

张氏虽然不懂其中深意,但听着似乎也有些道理。

她看了一眼苏明志紧闭的房门,压低了声音对苏明理说:“明理,你……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都告诉你明志哥?他明日就要考了,若是能帮上他一点,也是好的。”

这话说出口,张氏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

让一个七岁的孩子,去指点一个十六岁的读书人?

但她心中那份对小儿子莫名的信任,以及对苏明志那恨铁不成钢的失望,让她忍不住生出了这份“私心”。

她太渴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人了。

哪怕只是通过这种旁门左道的方式,能让苏明志的成绩好看一点点,也是好的。

苏明理心中暗喜,知道母亲已经开始主动为他创造机会了。

但他表面上却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娘,我……我说的也不一定对,明志哥他……他会听我的吗?”

他知道,直接去“指点”苏明志,对方肯定不会领情,甚至会恼羞成怒。

必须通过母亲,才能让这件事看起来更自然一些。

张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咬了咬牙,说道:“你别管,娘去跟他说。你就把你知道的,告诉娘就行。”

于是,在那个昏暗的灶台边。

苏明理将自己从废纸堆里“学”来的,以及凭借宿慧“理解”的那些关于《论语》、《孟子》中一些常用典故和句子的意思。

用最浅显的语言,慢慢地讲给了母亲张氏听。

张氏听得一知半解,但她努力地记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她不知道这些东西对苏明志有没有用。

但这是她此刻能抓住的,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