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全文免费

第13章

发表时间: 2025-05-24

翌日,苏明理依旧是天刚破晓便赶到了周夫子的学堂。

今日,周夫子果然如昨日所言,开始正式教授他执笔之法与楷书的临摹。

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写得一手好字。

不仅是科举考试的“门面”,更是文人风骨的体现。

大周王朝的科举,对考生的书法有着极高的要求。

字迹潦草或不规范者,即便文章写得再好,也可能因此而被黜落。

周夫子先是耐心地讲解了正确的执笔姿势。

指实、掌虚、腕平、肘起,以及运笔的要领。

中锋行笔,力求笔画圆润饱满,富有弹性。

苏明理前世虽然也用过毛笔,但多是浅尝辄止,并未系统学习过。

此刻,他凝神静听。

他毕竟拥有成年人的灵魂,对周夫子所讲的执笔奥妙理解得极为透彻,远非寻常孩童可比。

加之他那远超常人的专注力,以及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几分身体协调天赋。

他能清晰的感知并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手腕和指节,努力将每一个动作都调整到周夫子所要求的标准。

因此,尽管他的手指因为年幼而略显纤细,力量也尚有不足。

但他很快便掌握了正确的执笔要领。

那标准而稳定的姿势,让一旁观察的周夫子都暗暗称奇,心中更是对这个弟子的天赋赞叹不已。

接着,周夫子拿出了一本不知从何处寻来的,略显残破的《颜氏家庙碑》拓本,作为苏明理的临摹范本。

“颜体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最适宜初学者打好根基。”

“你且从这最基础的笔画开始临摹,每日不可少于百字,务求形神兼备。”周夫子叮嘱道。

苏明理恭敬地应下,小心翼翼地铺开母亲给他的那几张珍贵的草纸。

蘸饱了墨,开始了他第一次正式的临帖。

他下笔沉稳,心无旁骛。

虽然是第一次系统地临摹颜体。

但苏明理凭借着过目不忘的天赋和对汉字结构的深刻理解,竟也能写出几分颜体的神韵。

笔画虽然略显稚嫩,但起承转合之间,已隐隐有法度可循。

周夫子在一旁看着,捋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如此天赋,如此悟性。

假以时日,苏明理在书法上的成就,恐怕也会远超常人。

与苏明理一同在学堂学习的另外三名孩童,分别是比他大两岁的李家小子李二牛,大三岁的张家小子张石头,以及最大的,已经十岁,据说是镇上某个小商户的儿子,名叫钱小宝。

这三人平日里在学堂中也算是比较用功的,但资质都属平庸。

他们昨日已经被苏明理那过目不忘的背书能力震惊得不轻。

今日又看到他初学执笔临帖,便有模有样,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尤其是那钱小宝,因为家里略有些钱财,平日里在几个同窗中隐隐有些自傲。

他学写字也有一年多了,自认字还算写得不错,时常得到周夫子的几句夸奖。

此刻看到苏明理这个新来的小不点,不仅背书厉害,连写字都似乎一点就通,心中顿时生出几分不服气和嫉妒。

待到周夫子去后院小解的当口,钱小宝便凑到苏明理身边,探头探脑地看着他临摹的字,撇了撇嘴道:“喂,新来的,你这字写得也不怎么样嘛,歪歪扭扭的,跟蚯蚓爬似的。”

李二牛和张石头也围了过来,带着几分好奇和看热闹的心态。

苏明理并未抬头,依旧专注于笔下的字,淡淡地说道:“学生初学,笔力不逮,还请师兄指教。”

他不想惹事,但也并不代表着他就怕事。

钱小宝见他态度谦和,反而更觉得他是在故作姿态。

他心中愈发不爽,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指教谈不上,只是看你这般用功,却不得其法,替你可惜罢了。”

“我学写字可比你久多了,不如我写几个字给你瞧瞧,让你开开眼界?”

说着,他便想去抢苏明理手中的毛笔。

苏明理眉头微皱,手腕一沉,巧妙地避开了钱小宝伸过来的手。

他抬起头,平静的目光看向这个比自己高出大半个头的同窗,语气也冷了几分:“师兄若是有心指点,学生自然感激不尽,但若只是想寻衅滋事,恕学生不能奉陪。”

他虽然年幼,但两世为人的经历让他远比同龄孩童沉稳。

面对这意料之外的挑衅,他并未慌乱,言语间也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条理。

钱小宝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以及那双清澈却带着几分锐利的眼睛看得一愣,随即恼羞成怒道:“嘿!你个小不点,口气倒不小!怎么?怕了?不敢比试比试?”

李二牛和张石头也在一旁起哄:“是啊是啊,比比看嘛!”

他们也想看看,这个被夫子夸上天的小师弟,到底有几斤几两。

苏明理知道,这种小孩子的挑衅。

你若是一味退让,反而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他放下手中的笔,再次抬起头,平静地看着钱小宝:“师兄想如何比试?”

钱小宝见他应战,顿时得意起来,昂着头道:“简单!咱们就各写《千字文》的头四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看谁写得好!”

“输了的人,以后见了对方,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大哥’,如何?”

在他看来,自己学字一年多,苏明理不过是刚开始学执笔,这比试自己是赢定了。

苏明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可以,不过,既然是比试,总得有个评判才公允。”

“不如,就请夫子来做评判,如何?”

他知道,周夫子很快就会回来。

钱小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他虽然自认字写得比苏明理好,但在夫子面前班门弄斧,还是有些心虚。

但话已出口,若是反悔,岂不更丢人?

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好!就请夫子评判!”

恰在此时,周夫子从后院走了回来,看到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气氛有些紧张,便开口问道:“你们几个,聚在这里做什么?可是有什么学问上的疑难要请教老夫?”

钱小宝立刻抢着说道:“夫子!苏明理他不服气我写字比他好,要与我比试!请夫子给我们做个评判!”

他这是恶人先告状,将起因推到了苏明理身上。

周夫子闻言,眉头微皱,目光在苏明理和钱小宝脸上扫过,心中已大致明白了七八分。

他知道钱小宝这孩子有些心高气傲,平日里也喜欢争强好胜。

而苏明理,虽然天赋异禀,但毕竟年幼。

受了挑衅,怕也难免有些少年意气。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既是同窗切磋,也无不可,只是比试点到为止,莫要伤了和气。”

他看向苏明理,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苏明理恭敬地答道:“学生明白,请夫子出题。”

周夫子点了点头,说道:“那便依钱小宝所言,各写《千字文》头四句,老夫便做个评判。”

于是,在周夫子的主持下,一场小小的比试在简陋的学堂里展开了。

钱小宝憋着一股劲,想要在夫子和同窗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将苏明理这个天才压下去。

他提起笔,一笔一划,写得格外用力,试图展现自己的功力。

而苏明理,则依旧是那副从容淡定的模样。

他提笔蘸墨,凝神静气,笔尖在草纸上缓缓游走。

他的字,依旧带着初学者的青涩。

但每一个笔画都力求精准,每一个结构都力求匀称。

更重要的是,他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苏明志和钱小宝都没有的灵气与从容。

片刻之后,两人都已写完。

周夫子拿起两人的字,仔细端详起来。

钱小宝的字,虽然学了一年多。

但笔画僵硬,结构松散,匠气十足,只能算是勉强认得。

而苏明理的字,虽然是初学,笔力尚有不足。

但间架结构却颇有章法,笔画之间也隐隐有一股流动之气。

竟比钱小宝的字看起来要舒服得多,也更有潜力。

周夫子心中早已有了定论,但他并未立刻宣布结果。

而是分别指着两人的字,点评起来。

先是指着钱小宝的字,指出了他运笔的生涩之处,以及结构上的诸多不足。

钱小宝听得面红耳赤,额头冒汗。

然后,周夫子又拿起苏明理的字,眼中露出了赞赏之色:“苏明理,你虽是初学,但悟性极高,下笔已有法度。”

“此十六字,结构尚可,笔意初具,假以时日,勤加练习,定能有所成就。”

他顿了顿,看向钱小宝,缓缓说道:“此次比试,若论字之形貌,苏明理略胜一筹。”

钱小宝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

他竟然输给了一个刚学写字不到两天的小屁孩?!

李二牛和张石头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苏明理则平静地拱手道:“谢夫子指点,谢师兄承让。”

周夫子看着钱小宝失魂落魄的样子,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钱小宝,你要记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读书习字,最忌心浮气躁,骄傲自满。”

“你当以此为戒,日后更需勤勉用功,方能有所进益。”

钱小宝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哪里还敢再多言一句。

一场小小的风波,以苏明理的小胜而告终。

但也让学堂里的其他几个孩童,对这个新来的小师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