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长,谁都不敢和原主打架了。
叶漫舒想想就想笑,原主泼辣不讲理极品的性格,倒是成全了她,免得她还要亲自应对,人家会乖乖的拿着东西来换。
要知道,李婶子还好,那个王婶子可不是省油的灯,没少东家弄口鸡汤喝,西家借个鸡蛋(有借无还那种。)
但到叶漫舒这里,是一点不敢吊歪。
王婶子端着汤,数落自家小孙子,“你说,给你吃鸡蛋多好,非要吃鱼,两个鸡蛋啊,换一小碗鱼汤……”
叶漫舒,“王婶子,要不,您把鱼汤还给我,我把鸡蛋还给你?”
王婶子脸上不自在,“漫舒啊,能不能给多点,你看李家你给了一大碗呢。”
“可以啊,你再多拿一个鸡蛋来换。不会是想白要吧,那可不行啊,我可放了不少的油盐和调料,费了不少柴禾的,要不是邻居,我还不给呢。”
被叶漫舒不咸不淡撅回去,王婶子狠狠拽了自家孙子,“馋死你得了。”
他家小孙子口水都要滴成瀑布了,哪里还管奶奶心情差劲呢,嚷嚷着要喝。
故馋不积跬步,无以至隔壁;不积口水,无以成瀑布!
程康回来时候,篮子里面装满了食物,有水果、鸡蛋、白面饼子等等。
一问之下,是三家给的。
这就是有来有往,关系便会更近一步。
叶漫舒让程康将笼捕晚上都下在水里,第二天早上取出来。
到第二天早上,程康天刚有点亮光,便去了河边。
比以往起的更早,看来心里有念想,便会有干劲儿。
“娘啊,”程康蹬蹬蹬跑回来,“娘,你猜,这次弄了多少?”
叶漫舒瞪了他一眼,“别给老娘大惊小怪的,不会是满了吧。”
“可不是嘛,就是满了,四个笼捕,全满了,足足有十几斤,还有两条大鱼呢,您看。”
可不是,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鲤鱼呢。
十几斤他们肯定吃不完,叶漫舒喊来程远,“去找你小舅姥爷,让他问问村里有人买鱼不?便宜卖,县里鲤鱼二十文一斤,咱们村里的人买,卖十五文一斤。还有那些小鱼小虾泥鳅,县里也差不多这个价格,咱们也卖十五文一斤。”
李道顺将村民召集起来,问有谁要买鱼。
还真有几家买鱼。
尤其是叶漫舒五香粉、十三香弄出来后,虽然被别人盗取了成果,但老百姓如今也有一部分人家配备了这些,哪怕油水少一点,炖出来的鱼,味道也不错了。
又不是所有人家都贫困,一共有七家买了鱼。
一共卖出去十五斤。
最后只剩下一点泥鳅。
一下子收入225文,程远嘴巴都笑歪了。程康却不满意了,“娘,都卖出去了,咱们吃啥!”
叶漫舒狠狠踹了他一脚,“就知道吃,继续逮鱼啊,又不是逮不到了。”
一般人家都没有有啥怀疑,毕竟都知道程康逮鱼有一手,每年他都能逮点鱼来吃。
可能这次逮的多了点。
不过这次村民都买了,叶漫舒知道差不多就这样了,想要再卖,就需要到县城。
她现在被私塾绊住手脚了,她起初的目的便是找一个读书好的人,如今找到了,也不能解散私塾吧。
但让别人卖,她可不放心。
便宣布私塾明天休息一天。
这也正常,叶漫舒可是规定的一周休息一天,但没有规定具体哪天休息。
村里人倒是没啥意见,好几天了,休息一天无妨。
下午后半时间,叶漫舒钓了鱼,一共钓了三条,个头都不小,最大的草鱼有四斤多,还有鲢鱼、鲤鱼、鲶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