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的时候,离上课还有几分钟,吴师父正在给一位阿姨调整身体。
内气外放,是通过推动气血运行,打通经络,排出病气。
吴师父主张自修自炼,他以教为主。
除非个别体质比较差的人,如果看师父有时间的话,会请他帮忙辅助一下。
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多学员,大都是老学员,跟着吴师父练了好多年的。
上课时,大家在小广场列队成圆,吴师父让我和蔡总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新的人站在中间,老学员站在外围。
热身之后,半蹲,抱球,感受气感,剑指……
每一个动作都很简单,简单到令人发指。
我不禁怀疑,这样就能练出气儿来吗?
没一会儿,我就发觉我头晕恶心,站不住了。我慢慢的直起腿来,双手下垂,气沉丹田。
吴师父一直在观察着每一个人的状态,我刚一起身,他就走了过来,轻轻的说,“你先站到外围试一下,如果还晕,就蹲下休息。”
我慢慢的走出了队列,试了一下还是晕,于是干脆就不练了,在场地边儿上蹲了下来看其他人练。
蔡总疑惑的看着我,但也不方便说话。等收完功,他走近了问道:“你怎么提前结束了?”
我描述了一下我的状况,蔡总问:“现在能站起来吗?”
我慢慢站起来试了一下,咦,好了?
蔡总带着我走到吴师父身边,师父不等我们开口,他就笑着问我:“最近跟人怄气啦?”
“嗯?”我没反应过来。
吴师父解释道:“来的新学员,我一般会安排在队列中间,那里气感最强,容易辅助你打通全身的经络气脉。
但如果怄气了的话,在气感比较强的地方,气血运行突然加快,会头晕恶心,可以到外围,气感弱的地方慢慢适应。”
“哦……原来是这样。”
师父这么一解释,我就了然了。
刚刚一说怄气,我也没想起来。
现在想,应该是刚来新加坡时,诸事不顺,可能在不经意间堵了一口气。
但我心大,过去的事,转头就忘记了。
事儿忘记了,但气还滞在体内,滞久了,习惯了,突然通开反而不适应了。
难怪《黄帝内经》讲“百病生于气”。
人活一口气呀,气不顺则百病生。
难怪道家、佛家都注重打坐观呼吸。
因为不经意间的情绪起伏,就会导致炁滞不畅,而自己还毫无察觉。
难怪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财色之于人,如刀口舔蜜。
财色名利牵动着人的情绪起伏,干扰气血的运行,可能埋下的伤害,是致命的。
人生大部分的疾病,都是情绪所致。
此刻,我才真正理解《天乙笔记》里讲的,情志疗法。
我对着吴师父,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不单是因为吴师父的功法简单神奇、福泽众生,更是因为师父的一番话点醒了我,让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
在回家的路上,蔡先生接了一个工作电话,连的是汽车免提。
“老板,明天淡滨尼468号场地人手不够。”一个干练的女声传来。
“你先去找阿坤借两个人,今晚和明晚加班赶一下吧。同时把招聘广告在各平台也连续多发几天。”蔡先生交代道。
挂了电话,蔡先生跟我闲聊道:“新加坡太小了,哪里都缺人手。”
“为什么不请中国人呀?中国的薪水低,很多人想出国打工还找不到机会呢!”
“唉,”蔡先生叹了口气道,“我们不能随意聘请外国人,有比例限制。请6个新加坡人,才能给1个中国人的名额,我公司名额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