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俨闻言一怔,然后低头道:“本将职责之内,中山王过奖了”。
“嗯,我就欣赏你这一点”。
李世民指着李安俨说道:“现在承乾也长大了,偏偏他又闲不住,喜欢到处撒野,身边的护卫也不够,我打算把你调到承乾身边去,你怎么看?”
李安俨再次愣住,但秉性使然,他也不多想,直接拜道:“谨遵调遣,绝无二话”。
“好”,李世民微微颔首,“他现在是中山王,那就先委屈你担任中山王府的典军,他也不可能就藩,你就在宜秋宫当值吧”。
“遵令”,李安俨一句废话没有,直接应诺。
李安俨本是宿卫东宫的中郎将,位列正四品,正儿八经的位高权重,现在调任王府典军,典军位列正五品,负责王府的亲卫侍从,论及品级以及权力,肯定是没有中郎将高。
但从另一层面来看,李承乾可是太子嫡长子,未来的路不可限量,若是现在跟随李承乾,将来极有可能便有从龙之功。
见李安俨没有异样,李世民很是满意,直说道:“我记得你是河南黎州人?”
“是,黎州顿丘人”,李安俨继续一丝不苟的回应。
“令正出自荥阳郑氏?”
“是”。
“那你对河北河南之地,很是熟知了?”
“是”。
“很好”,李世民点点头,更加满意,“下去吧,任命稍后就发,记住,以后中山王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谨遵太子教令”,李安俨郑重应诺,退出殿门。
“殿下,该用膳了”,张阿难再次提醒道。
“不急,先发教令”,李世民挥手道。
宜秋宫,长孙无忌正在翻看李承乾案桌上的书,脸色很不好看。
“这就是你平日看的?”长孙无忌手里拿着一本《搜神记》,沉着一张脸,直盯着李承乾。
“哪能啊”,李承乾心里一突,面上堆起笑容来,“这些志怪之类的杂书,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我平时可都是看诸子百家的典籍”。
“那这桌上怎么一本没看到?”长孙无忌冷哼一声,“承乾,你也知道这是杂书,切记不能沉迷这些杂书,治国理政,还当研读圣人经典,如果让孔颖达他们看见你整日里就看这些书,怕是要气死,肯定找你阿耶告状”。
“阿舅我知道了,以后不看了”,李承乾深深明白挨打要立正的道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狡辩,老老实实的认错就行。
“承乾,不是阿舅喜欢管教你,只是你的身份使然,注定不能随意放纵自己,你若是没有太多心思倒也罢了,但你想要提前入仕,干出一番事业来,你就要克己复礼,守心慎独,不能像寻常孩童一般了”。
“阿舅放心,我知道这个道理”。
李承乾低着头,诚恳的说道:“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控制私欲,言行举止符合礼节,这才是身为皇室嫡子应该做的”。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很是惊诧,“你读过《论语》?”
李承乾点点头,指着书架上那一排典籍,“以前都是看那些,只是昨日无聊才看《搜神记》”。
“好,承乾果然神童啊,小小年纪就对论语有自己的理解”,长孙无忌很是高兴的夸赞道:“刚刚是阿舅过于严苛了”。
“没有,阿舅这是为我好”,大人心智的李承乾自然知道怎么说话能讨欢心。
果然,听到这话,长孙无忌更加高兴。
正在这时,小黄门急匆匆叩门,“殿下,太子教令”。
李承乾一顿,“进来”。
“太子教令:左屯卫中郎将李然恪尽职守,忠勇可嘉,除中山王府典军,宿卫宜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