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各位都知道,宋真宗赵恒干的一件奇葩事便是澶渊之盟,明明宋军快打赢了,结果为了换取和平,强行休战,签订丧权辱国之条约,胜者向败者割地赔款,美其名曰“平等条约!”真是可笑。
“文人们喜欢捧啊,他们地位高待遇好啊,当然鼓吹澶渊之盟,鼓吹宋真宗英明。什么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为了大宋子民着想。”
“大宋子民失去了最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尊严,颠沛流离。”
“这也叫为子民着想吗?”
“这也就算了。”
“还有一件更奇葩的事!”
“这宋真宗可能也觉得澶渊之盟有点窝囊,于是,他为了粉饰太平,竟然大动民力物力财力,跑去泰山封禅,向天下宣告自己的所谓丰功伟绩!”
“你们说,可笑不?”
苏辰打完字。
嬴政:泰……泰山封禅?不会吧?
刘彻:……牛批!
刘秀:……好一个普通且自信的宋真宗啊。
曹操:属实有点飘了。
杨坚:这……我真没想到。
李世民:我都没有封禅,这小子哪来的勇气?
刘邦:就是。
朱元璋:这事啊,咱倒是清楚,这赵大的江山自从到了赵二的手里,赵二的后人似乎都不太行。
朱棣:哈哈!
赵匡胤:……
苏辰:历史上有六位皇帝曾封禅于泰山。
“第一位,便是榜首的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
刘邦:千古一帝,政哥威武霸气,开创帝制,开创大一统,多么美好的言语也无法赞誉他,他封禅,我举双手赞成,
刘询:+1
刘秀:+1
苏辰:咳咳,这泰山封禅的第二位皇帝,便是你们大汉的汉武帝刘彻!
刘询:太爷爷丰功伟绩,开疆拓土,为华夏树立了无上的自信心和荣耀,他值得!
李世民:汉宣帝,你不是被你太爷爷差点坑死了么,你怎么还替他说话?
刘询:李二你这话说的,不要这么狭隘,一码归一码,太爷爷的丰功伟绩,我从不否认。
刘秀:说的好!
苏辰:这第三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便是汉光武帝刘秀了!
曹操:这个我来发言,光武帝前辈能够从王莽手中夺回天下,光复汉室,强行给大汉续命二百年,且在位期间光武中兴,他封禅泰山,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坚:行吧,这三位确实没毛病,@苏辰,苏先生,下一个是谁?
苏辰:第四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便是唐高宗李治了!
杨坚:李治?
刘邦:不对啊,通过聊天群,我发现李世民比他儿子名气大啊,为什么封禅泰山的不是李世民,竟然是李治?
李世民:……
苏辰:有一说一,唐太宗这皇位,属实来的不干净,玄武门之变,确实是黑点,另外还有个渭水之盟,虽然后面复仇了,但总归成了话柄,还有他亲自监督修史,此事也是充满猫腻。
“尽管不否认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但其个人争议也比较大,所以他可能不好意思去泰山封禅吧!”
“反观高宗李治,一直被太宗光环笼罩,前面帝王榜上已经说过了,他是一位被低估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唐疆域最大,创永徽之治,丝毫不亚于贞观之治,除了高宗晚期眼睛有疾经常犯糊涂,总体来说,没什么特别大的争议。”
刘彻:这样一说,李治封禅,倒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秀:有道理。
曹操:那,@女帝武则天,武妹妹有没有封禅泰山呢?
武则天:你管我?
苏辰:……历史上,女帝没有封禅泰山,但她在嵩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因为嵩山乃少林寺所在,佛教之地,女帝改周代唐,为了政权合法性,自然修改了大量的制度,唐朝国教本为道教,女帝改成了佛教,故而才到嵩山封禅!
曹操:武妹妹真优秀!
武则天:曹阿瞒,群里这么多人,你为何老盯着我?
朱棣:还不明白吗?这就是曹操!群里如果没女性,曹操可能早就退群了!
杨坚:人间真实!
曹操:……
武则天:……
嬴政:你们……真幼稚。咳咳,@苏辰,苏先生,请继续说吧。
苏辰:嗯,这第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也是李唐这边的,唐玄宗李隆基。
“太宗李世民的曾孙!”
“高宗李治和女帝武则天的孙子!”
李世民:玄……宗?李隆基?我的曾孙?
李治:阿武,李隆基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
武则天:……陛下您驾崩后两年,李隆基才出生,您当然不认识了,他是李旦的三儿子。
李治:哦哦,原来是旦儿的儿子,那这小子还是牛啊,能够封禅泰山,肯定不一般。
朱元璋:我就笑笑不说话。
朱棣:我就笑笑不说话。
李治:??????
苏辰:李治开创了大唐最大版图,而李隆基开创了大唐最盛之世,不同的是,李治虽老年犯糊涂,但没有大问题,最后寿终正寝,然而李隆基前半生创立了丰功伟绩,后半生却在忧郁,被监禁的生活中惨淡离世!
“只因为一场安史之乱,巨大浩劫。”
“安史之乱,致使唐朝由盛转衰,一蹶不振,从此江河日下!”
“关于唐朝,咱们后面慢慢细说!”
武则天:……
李治:……
李世民:……
刘秀:怪不得十大帝王榜没他,这家伙功绩大的不得了,过错也大的不得了。
苏辰:那这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便是咱们方才讨论的主角,宋真宗赵恒!
“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
“为了粉饰太平,进行的一场封禅大典!”
“以一己之力拉低泰山封禅的格调!”
“从此之后,后世皇帝再也无人登泰山封禅!”
刘彻:造孽啊!
杨坚:泰山:我好惨!
朱棣:所以我爹决定,绝不去泰山封禅!
苏辰:不错,泰山封禅的意义,便是创下丰功伟绩的皇帝,对全天下的庄严宣告,但是因为宋真宗赵恒辱没了泰山封禅的意义,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就不去了。
“当然,朱元璋不去泰山封禅,还有一个原因,他本底层农民出生,一生为了拯救华夏苍生,拯救华夏万民,所以,他认为封禅大典劳民伤财,故而不搞这些虚的。”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真宗赵恒拉低档次!”
“@朱元璋,不知苏某所说,可正确?”
朱元璋:知我者,苏先生也,不错,这就是咱不去泰山封禅的原因!
曹操:咳咳,趁@赵匡胤还没退群,关于北宋,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赶紧说出来,我还想听北宋的奇葩故事!
赵匡胤:???不给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