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岳飞苏辰后续+全文

第28章

发表时间: 2025-06-04

苏辰:章怀太子李贤,被诬陷谋逆罪,女帝主政后,命大酷吏丘神绩详查,最终李贤被丘神绩逼至自尽!年仅二十九岁。

李治:……

武则天:陛下息怒,杀李贤绝非我本意!

朱元璋:但你重用一大批酷吏,诸如来俊臣,索元礼等冷酷毒辣之辈,诛杀大量李唐旧臣,弄的满朝阴云,这个你总推不过去了吧。

武则天:……

朱棣:不过这女帝以惊人的魄力打击了世家士族,提拔了大量庶族寒门,这的确是前无古人的举措!

朱元璋:朱棣,你……你跟咱唱反调?

朱棣:爹,我也是实话实说嘛。

苏辰:永乐大帝说的在理,女帝武则天虽然搞酷吏政治,但那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在坐的每位皇帝想必也都不同程度的搞过类似的举措吧。

“科举制开创于隋,盛于唐,实际上,正是盛于武则天时,之前的高祖太宗高宗,说白了,就是关陇集团把控下的士族统治,但到了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改革科举制,确实打击了士族垄断的局面。”

“为了防止徇私舞弊,买通考官,武则天还开创糊名法,也就是密卷制,给了无数寒门崛起的机会!”

“单从这点说,她的功绩已经是非常巨大的。”

朱元璋:这点,确实不错。

朱棣:同意。

苏辰说完,其他皇帝都沉默了。

看来他们之前在群里对这位唯一的女皇帝,还是存在偏见啊。

这女帝,还真不一般。

苏辰:跑题了,大唐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说清朝。

嬴政:@苏辰,苏先生真的忍心让朕继续心痛吗?

刘邦:政哥说的对,一看到榜上关于清朝的描述和评价,我也是又心痛又愤怒啊。

刘彻:宋已经够憋屈了,没想到又来个清,折磨啊。

朱棣:痛苦面具

李世民:没办法,各位忍忍吧,过场还是要走走的,且让苏先生带领我们诸皇帝,好好了解一番这大清国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苏辰:@李世民,还是太宗你懂我!

“首先,苏某这开口第一句话,便足以震惊诸位!”

“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吗?”

苏辰这个问题一问完。

群里直接炸锅了。

嬴政:?????

刘邦:????千古一帝,只有政哥!

刘彻:是啊,苏先生在帝王榜已经确定了,千古一帝,唯有榜首始皇帝一人尔!

李世民:是啊,他康熙也配?

武则天:@苏辰,你这个问题是认真的?

杨坚:肯定不是千古一帝啊。

赵匡胤:确实不能算。

朱元璋:呸!

苏辰:???

朱元璋:哦,苏先生不要误会,咱是对康熙呸的!

朱棣:确实不算,他要是算千古一帝,我爹就是万古一帝!

群里皇帝们,看了榜单上康熙的简介后,大家一致认为不能算千古一帝。

苏辰:这是后世有一部分人对他的定位,认为康熙大帝是千古一帝也!

“当然,榜上关于康熙皇帝的介绍太简略。”

“让苏某详细给各位说说,这位皇帝在位六十几年,到底干了些什么!”

“等我说完,各位可以重新评价一下。”

刘邦:请说吧,蛮好奇的!我倒想看看,这位被后世评述千古一帝的康熙,是何等人物?

朱棣:坐等!

苏辰:后世认为康熙是千古一帝的理由有以下几点:少年亲政便除去权臣鳌拜,后平定三藩之乱,挫败沙俄,征服葛尔丹,统一全国,奠定版图,可为千古一帝。

杨坚:咦,这样一说,这康熙好像还行。

李世民:确实,武功方面听起来还不错。

朱棣:且听苏先生分析。

苏辰:康熙确确实实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奠定大清基础版图这也不假,可以说他有所作为,但绝达不到千古一帝的地位!

“首先,康熙少年亲政除去鳌拜,这个理由就很搞笑,如果把康熙除鳌拜,和始皇帝除吕不韦,这两件事比较,就会发现,鳌拜虽权倾朝野,但最多是骄奢跋扈,排挤其他大臣,并不敢不敬皇帝,康熙皇帝后期还给鳌拜平反了,仔细品品这其中意味,意思就是鳌拜本来就无反心,完全是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康熙设计擒拿住的。”

“再看看始皇帝和吕不韦,吕不韦也是权倾朝野,但他比鳌拜牛气多了,让少年嬴政称其为相父,凌驾于秦王之上,这样牛的人,还不是被嬴政给收拾了?”

“所以康熙擒鳌拜,本身就不值得吹。”

“再者,看看这位康熙皇帝的军功吧!”

“藩王,历代都是帝国大隐患,汉文帝汉景帝都削藩,到了汉武帝,天下第一阳谋推恩令,直接削废了诸侯王,后来大明的建文帝朱允炆也削,将自己的几个叔叔都干倒了,就剩下一个最牛的燕王了,要不是朱棣反应快,还真被干倒。”

朱棣:……又提我?

苏辰:咳咳,康熙也学这些皇帝,他也削,但是你得把时机找准啊,局势不稳的情况下,强行削藩,不削藩或许天下还太平,他这样一削,吴三桂等几个藩王立马就造反了,康熙也懵逼了,马上出兵镇压三藩,耗损了大量兵力财力,打了足足八年,国库都打空了,要不是平西王吴三桂半道死了,指不定还得多打几年,这平定三藩,差点没把清王朝给葬送了。

“还有打沙俄,以多战少,结果打的还很费劲,最后签订个尼布楚条约,又是个割地的不平等条约!”

“还有三征葛尔丹,葛尔丹只有两三万人,康熙大帝兵发十万,第一次竟跟人家打成了平手?”

“尽管最后康熙确确实实奠定了版图基础,但军功绝不是吹的那么神。”

“和汉武大帝刘彻比比就知道了,刘彻比康熙高明的地方就是,人家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匈奴强大汉弱,那就先苟着,等到刘彻养精蓄锐,时机成熟后,再一举锤爆匈奴!这康熙皇帝,明明局势不稳,还非要挑衅三藩,夺人家的权,你说吴三桂这几个藩王他能同意?很明显,他对局势的把稳太不清晰了,间接说明,这康熙皇帝还是急功心切,特别喜欢打仗,不管打的赢不赢,打过去再说!”

“光从这些康熙年间的战争来看,想必各位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苏辰打字罢。

嬴政:这小子就是很想创下丰功伟绩,太急了,而且打仗好像挺稀碎的。

刘彻:这哪里是千古一帝嘛!

李世民:听苏先生这样一说,这康熙也不过如此吧。

朱棣:我打了那么多胜仗,后人不吹我?这康熙怎么这么多人吹?

苏辰:……清朝皇帝能拿出手的就两个半,所以有人吹,也非常正常!

“另外,康熙,除了做皇帝,他还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数学家!”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