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里。
嬴政:额滴乖乖,疆域竟有如此之大?
刘邦:慕了!
刘彻:这元朝很能打嘛!
李世民:之前看榜上说雉奴打下了唐朝最大疆域,有多少?和元朝比呢?
苏辰:唐高宗时期唐朝最大疆域为1200多万平方公里。比元朝差了200多万,元朝在所有朝代中疆域排第一!
朱元璋:@李世民,不要比了,和元朝比疆域,咱们这些朝代都比不过人家!
朱棣:这倒是实话。
康熙:确实!
苏辰:元朝其实就那样,最牛逼的其实是蒙古大帝国!
“成吉思汗铁木真,创立蒙古汗国,后来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三次西征,疆域最大时期为4500万平万公里,建立了一个空前辽阔,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帝国!”
“后来蒙古大帝国又分裂成了四大汗国,以及忽必烈在中原建立的大元帝国。它们同蒙古帝国保持形式上的藩属关系。”
“所以,与其说元朝牛逼,不如说蒙古大帝国牛逼。”
“马背上的民族,打仗那可真不是吹的。”
嬴政:厉害。
刘彻:牛,这是真能打!
李世民:怪不得元朝武功极盛,原来是它背后的蒙古大帝国牛逼啊。
武则天:确实恐怖。
朱元璋:打天下厉害,治天下却不行。
朱棣:是啊,否则怎么会被以我爹为代表的元末群雄给推翻了呢。
康熙:@赵匡胤,南宋流亡朝廷,在人家元朝铁骑面前,脆的跟张纸一样,一戳就破。
赵匡胤:……
朱棣:这康熙,又埋汰人家赵匡胤。
康熙:实话实说而已,不过我还是挺佩服南宋晚期的爱国志士的,文天祥,陆秀夫都是南宋英雄啊,至死不渝,面对元军围攻,陆秀夫抱南宋幼帝投海自尽,文天祥宁死不屈,这都是有气节的人啊。
苏辰:@玄烨,总结的不错,为你点赞!
康熙:……(微笑表情)
苏辰:元朝大一统,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实际上也奠定了后来明,清统一局面的基础!
“所以这点来说,元朝功不可没。”
“同时,由于蒙古大帝国的西征,间接也打通了中原与世界的交流与贸易,这点,亦是不可忽视。”
“但元朝皇帝治理天下的能力,确实一般,明君太少,否则也不会短命而亡!”
“元世祖忽必烈实现大一统,元仁宗整顿朝纲,儒学治国,实行科举,有复兴之功,除此二帝,其他都不太行。”
“尤其元英宗,竟然被御史大夫给杀了,这皇帝当的,也是够窝囊的。”
“元中后期,皇帝们骄奢淫逸,昏晕糊涂,宠信宦官,大兴土木,大臣专权,经济上对百姓残酷剥削,以至于元末群雄起义造反。”
“不过元朝对外关系确实空前开展,有个西方人叫马可波罗的,慕名而来,来到中原住了17年,还被忽必烈派去扬州做官,后来此人回到西方,写了一本游记,大大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引起了他们对东方中原文明的向往!”
“综上所述,元朝依附于蒙古大帝国,确实能打,武功极盛,文治则一般。”
“最关键元朝把人分为了四等,从而制造了极为尖锐的社会矛盾!为它的短命早早就埋下了伏笔!”
苏辰一行行字打完。
曹操:正如@朱元璋所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啊。
刘邦:元朝对我们的启示就是,光有空前辽阔的疆域还不够,如何治理帝国,巩固疆土,才是重中之重!
李世民:说起来容易,可实际很难实现,谁能保证代代相传皆为明君?
康熙:有道理。比如,@嬴政你儿子胡亥,@刘询你儿子刘奭,@李治 你孙子李隆基 @朱棣 你曾孙子朱祁镇。只要继承人传的不好,一不小心帝国就衰败了!
嬴政:???
刘询:???
李治:???
朱棣:呵呵,@玄烨,你儿子孙子还凑合,但你后代不行啊,最屈辱的一段,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多,割地赔款最频繁,还不是你后代干出来的。
康熙:……
曹操:这康熙,自己给自己挖坑,服了。
杨坚:哈哈。
苏辰:咳咳,现在秦汉隋唐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一到两位皇帝代表了,汉如果不分东西,那就独占四席啊,为了公平起见,咱把忽必烈也拉进来吧。
嬴政:忽必烈可以拉进来,朕没意见。
刘邦:+1
刘彻:+1
曹操:+1
李世民:+1
朱棣:+1
说着,苏辰联通了忽必烈位面!发起群聊邀请。
[元世祖忽必烈进入群聊]
忽必烈:吆,秦汉唐宋的大佬,你们都在啊
“朱元璋?朱棣?你们两个好像都是帝王榜上的人,似乎挺牛逼的样子,我的大元就是被你们推翻的?”
“@玄烨,你是何人?没听说过,你怎么混进来的?”
忽必烈疯狂对线。
康熙:(发怒表情)
刘秀:(偷笑表情)笑死我了,@玄烨,快回答他的问题,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李世民:@玄烨,你也有今天啊。
武则天:@玄烨,哈哈
忽必烈:……你们都笑什么?谁能告诉我,@玄烨他到底是谁?
苏辰:@忽必烈,朝代榜你应该已经看到了吧,清朝有一位康熙皇帝。
忽必烈:看到了,榜上说康熙似乎还行。
苏辰:@玄烨 他就是康熙皇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
忽必烈:……
“@玄烨,误会解除!”
康熙:@忽必烈,你太彪了,不愧是马背上出来的。
忽必烈:……爱新觉罗玄烨?名字真长,你好,@玄烨,我叫孛儿只斤忽必烈!比你多一个字!
康熙:???
刘秀:你们是比谁名字长是吧?
刘邦:那我们汉朝铁定吃亏啊。
李治:我们也吃亏。
苏辰:如果加上前面的一串头衔呢?
“汉朝确实吃亏,汉朝皇帝庙号谥号都很讲究,刘邦加上头衔便是汉太祖高皇帝!刘彻是汉世宗武皇帝!等等!”
“唐朝就开始变态了,唐朝为了歌功颂德,谥号越来越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给他加的谥号全称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明朝清朝就更夸张了!”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就问你们牛不牛!”
刘秀:额……
刘询:卧槽
刘彻:噗!
嬴政:这也太夸张了,要那么多头衔干什么,虚头巴脑的,朕直接废除!尽搞些虚的!
“等等,不对。你们谁又恢复了庙号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