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我竟然成了黄巾贼王修张角全文

第34章

发表时间: 2025-06-09

“多谢侯爷夸奖!”

蔡琰没有谦虚,似是默认了,莞尔一笑道。

“但是太聪明了,反而过于锋芒毕露,这样也不好,你说呢?”

王修反问道,语气中似是在敲打蔡琰。

“侯爷说的是!”

蔡琰回道,而后话锋一转,故作漫不经心,好奇的问道:

“听闻侯爷前些日进京述职。

身处朝堂,耳听八方,不知侯爷对如今的大汉有何看法?”

“你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你是第一个让我觉得有趣的女子!”

王修眉头一皱,而后又迅速散开。

他并没有回答蔡琰这个问题,反而夸奖了几句,似是在故意岔开话题。

通过和蔡琰的攀谈,王修完全能感受到蔡琰的胆识有多么过人。

毫不作假的说,这是一个女子身,却不输男儿心志的奇女子!

蔡琰也不做声,只是嘴角挂着一抹笑容,侧过头注视着王修。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有些冷的可怕。

而后王修似乎是忍受不了似的,摇了摇头,便起身离开了。

“恭送侯爷!”

蔡琰盯着王修离去的背影,行了一礼,柔声说道,声音如同黄莺出谷。

而蔡琰似乎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脸上的笑容怎么也化不开,明艳动人!

王修并没有管她,他已经给了答案。

至于蔡琰明不明白,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王修觉得蔡琰会明白,因为她是聪明人!

今天见到蔡琰真人,王修也有一番体会。

蔡琰果然不负才女之名!

只不过王修说的这个才到底是哪个方向,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等到王修回到外院,堂中也是坐了不少人。

王修不动声响,找了个位置,坐下闭目养神起来。

等待正戏的开始。

王修虽然想低调,但是还是很快就被人认出来了。

这些人自然就是曹操等人。

他们在朝会上看到过王修,因此也是一眼便认了出来。

但是他们也没主动找王修攀谈。

一来不是很熟。

二来也不了解王修的脾性。

王修感受到投来的几道目光,并没有在意。

他并不认识这些人,因此就算知道了是谁,也没什么用。

等了几分钟,蔡邕终于赶到了。

看蔡邕满面红光的样子,也知道蔡邕今天心情不错。

蔡琰也来了,不过并没有露面,只是在堂后静听。

很快,文坛采墨在蔡邕的主持下便开始了。

所谓的文坛采墨主要是交流一些平常自己看书的感受,写写赋。

以及对于一些书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等等。

但总体是文学方向。

在汉朝比较流行的文学体裁是汉赋,也有乐府诗。

其中以四言为主。

后世曹操的《观沧海》便是经典的四言乐府诗。

至于五言诗记载最早的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创。

具体真相,就不知道了。

后世比较常见的七言诗则是在隋朝时期才初现萌芽。

王修熟悉的也是这一类。

因此他也是很识相,闭口不提,只是静静看着他们讨论。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认识出好几位留名青史的人物。

例如曹操,袁绍,袁术,卫觊,卫觎等人。

卫觎也就是卫仲道,历史上蔡文姬的第一任丈夫。

他前世也看过不少三国小说。

里面为了收蔡琰这个才女也是特别喜欢黑这个人物。

但是他现在见到,感官上还是不错的。

毕竟是出身于名门望族。

眉目清秀,气质温润如玉,谈吐得体,很符合翩翩公子的人设。

至于文化水平,王修不好评判。

但从蔡邕点头肯定来看,应该还是不错的。

然后就是身体素质,王修确实能感觉到他有点瘦弱,有点虚。

不过却不像是后天形成的,更像是先天的。

然后便是曹操了,看起来有些矮,但是却很强壮,也有些黑。

不过文采显然也很好。

从蔡邕对他的言论经常点头肯定,就能看出来对他也很欣赏。

这或许也是历史上曹操向匈奴赎回蔡琰的原因。

袁绍也不差,长得挺英俊,身材也很高大,英武不凡。

谈吐也是有度。

至于袁术就不太行了,身材有些瘦弱。

王修能看出来其身体有些虚浮,而且是后天的。

看样子应该是房事行多了。

他的学问也很一般,从蔡邕对曹操和袁绍二人言论的点头肯定。

而对他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礼貌微笑就能看出来。

其实从后世也能看出来,别人都在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果他反行其道,自己称帝,结果被群攻而死。

不过袁术虽然很平庸,但是却很爱面子。

他看到蔡邕的区别对待,心里也很是不爽。

觉得自己今天好似是来充数的。

既然得不到蔡邕的肯定,他便索性不再发言,以免失了体面。

而后便四处打量起来。

很快,他就注意到了王修,而后突然心生一计。

一股幸灾乐祸的心思油然而生。

只见他趁着众人讨论的空档,突然说道:

“冠军侯年少有为,屡立战功,堪称俊杰之首。

今天诸位在此,畅谈文学,歌咏圣贤。

冠军侯一看便是腹有才华之辈。

不如冠军侯也展示一番,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如何?”

王修听到后一愣,而后便心生怒火。

他与这袁术根本不认识,无冤无仇。

不知道他脑子哪根筋有问题出错了,非要找自己的麻烦。

蔡邕一听,也是一愣。

虽然是他邀请王修来的,但是那是为了满足蔡琰的好奇心。

他也没听说王修懂什么文学,一时间也有些尴尬。

场中众人也是眼睛一眯,等着看好戏。

袁绍更是心里咯噔一声,他看着王修的表情,便知道事情不对。

心里暗骂道:“真是蠢货!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凭空得罪一位潜力无量的人物!”

曹操也是嘴角抽了抽,很是无语。

蔡琰在堂后听的真切,她倒是不担心,对王修充满了信心。

王修见事已如此,只好起身道:

“我不过是一介武夫,有些谋略,腹有才华二字,愧不敢当。

奈何盛情相邀,迫不得已,便作一拙作送于诸位!”

说完别吟道: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