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组建大规模骑兵,战马是个大问题。
幽州本地的马匹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十万骑兵的需求。
不过,这对陈远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大手一挥,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商队,携带茶叶、丝绸、瓷器以及幽州生产的精盐、白糖等硬通货,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草原。
目标,直指乌桓、鲜卑等部族的王庭。
用这些草原贵族无法拒绝的奢侈品,去换取他们手中最精良的战马。
你情我愿的买卖,童叟无欺。
陈远相信,那些草原上的大爷们,会很乐意做这笔生意的。
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谁会跟享受过不去呢?
除了扩军,幽州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秋收时节,草原上的胡人有南下劫掠的传统。
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入侵,幽州各郡县的城墙,都在加紧修缮和加固。
一些重要的关隘,更是直接推倒重建,按照更高的标准,打造坚固的城堡。
同时,在蓟县周边,一座座崭新的工厂拔地而起。
造纸厂、纺织厂、印刷厂、炼钢厂、水泥厂、农具厂……
各种这个时代闻所未闻,或者只有雏形的产业,在陈远带来的图纸和技术的支持下,纷纷投入生产。
这些工厂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军事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们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陈远推行了一套完整的薪酬体系。
所有在工厂做工的百姓,都能领到足以养家糊口的工钱。
顿顿能吃饱饭,隔三差五还能有点肉腥,这在以前,是幽州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幽州的精气神都变了。
百姓们脸上有了笑容,眼中有了希望。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田地里,农人在辛勤耕作,因为官府减免了赋税,还提供了优良的种子和农具。
工坊内,工匠们挥汗如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分付出,都能得到回报。
整个幽州,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景象。
陈远这个名字,在幽州百姓口中,快要被神化了。
是这位年轻的刺史大人,给了他们从未有过的安稳日子。
是这位刺史大人,让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生活。
对于陈远下达的任何政令,幽州百姓都无条件拥护。
民心可用,到了这种地步。
看着眼前的一切,陈远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来到这个时代,所求的,可不仅仅是偏安一隅啊。
这乱世,马上就要来了。
黄巾之乱,这个席卷整个大汉十三州的巨大风暴,已在酝酿之中。
对别人而言,这或许是末日。
但对他陈远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名扬天下,奠定霸业的绝佳机会。
他很期待。
光和七年,三月。
幽州刺史府内,气氛肃穆。
陈远高坐主位,下方一众文武分列。
公孙瓒、赵云、关羽、张飞,皆是甲胄在身,神情专注。
田豫、严纲等留守官员亦在。
“诸位,刚接到朝廷急报。”陈远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他将一份帛书展示给众人。
“黄巾乱起,天下震动。”
堂下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公孙瓒眉头一轩,战意勃发。
赵云面容沉静,等待主公下文。
关羽丹凤眼微眯,轻抚长髯。
张飞豹头环眼,已有些按捺不住。
“主公,这可是天赐良机!”公孙瓒率先开口。
他早就想领兵出去干一番大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