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奈地摇摇头。
“这贾家,真是没一天消停的。”
周天扒拉着碗里的大米饭,吃得那叫一个香。
“妈,甭管她,让她嚎,嚎累了就不嚎了。”
“吃饭吃饭,这大米饭,真香!”
周芸也用力点点头,小嘴吃得油光锃亮。
贾张氏的咒骂声和棒梗的哭闹声,反倒成了周家餐桌上别样的“下饭菜”。
第二天一大早,周家。
太阳刚爬上树梢,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家的小院里。
徐娟哼着小曲儿,正在给周天和周芸准备早饭。
简单的玉米糊糊,配上昨晚剩下的一点点白米饭锅巴,也吃得有滋有味。
“妈,今儿个天气不错啊。”
周天伸了个懒腰,从屋里走出来。
“可不是。”
徐娟脸上带着笑。
“吃完饭,咱们去百货大楼!”
周芸一听,眼睛立马亮了。
“去百货大楼?买什么呀妈?”
徐娟故意卖了个关子,摸了摸周芸的头。
“买好东西!你哥说了,家里该添置些大件了。”
周天笑了笑,没多说。
他心里清楚,母亲这是惦记着自行车和缝纫机呢。
之前他就提过,家里的条件好了,也该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缝纫机票和自行车票,他早就准备好了,钱也不是问题。
吃过早饭,一家三口锁好门,乐呵呵地就往百货大楼的方向去了。
刚走出胡同口,就遇上了几个早起买菜的街坊。
“哟,徐娟啊,这一家子穿得这么齐整,是上哪儿去啊?”
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笑着问。
徐娟心情好,声音也大了几分。
“去百货大楼转转,寻思着买辆自行车。”
“自行车?!”
大妈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我的乖乖,那玩意儿可不便宜啊!”
旁边几个邻居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周家这是发财了?”
“可不是嘛,又是大米饭,又是自行车的!”
贾张氏正好端着空空的米缸,准备去粮店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赊点棒子面。
她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了这句话。
她探头探脑地往外一看,正瞧见周家三口有说有笑的背影。
“自行车?”
贾张氏撇了撇嘴,酸溜溜地小声嘀咕:
“哼,烧包!有俩臭钱不知道怎么花了!”
“等傻柱出来了,看他们还嘚瑟!”
她心里那个气啊。
自家的顶梁柱傻柱因为偷米被抓了,大米饭也泡汤了。
这周家倒好,不仅吃上了大米饭,还要买自行车!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百货大楼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徐娟带着周天和周芸,径直走到了卖自行车的柜台。
“同志,这自行车怎么卖啊?”
徐娟客气地问。
女售货员闻声抬头,见徐娟衣着虽然朴素但干净整洁,但不像买不起的样子,便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
“大姐,您眼光真好!”
“这是咱们最新款的飞鸽牌自行车,一百六十块钱,另外加三块钱的上牌费。”
售货员指着一辆锃光瓦亮的二八大杠,介绍道。
“一百六十三块......”徐
娟点点头,这个价格和她预想的差不多。
周芸在一旁兴奋地摸了摸车把,又按了按车铃,清脆的“叮铃铃”声让她喜笑颜开。
“我们还要看看缝纫机。”
徐娟又开口了。
这话一出,售货员脸上的笑容瞬间就真诚了好几个度,眼睛都亮了。
“哎哟!大姐,您还要买缝纫机啊?”
她上下打量了徐娟一番,态度那叫一个热情。
“这边请!这边请!缝纫机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