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然秋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七十年代嫁大院张晓茜黄晓华全文免费

穿越七十年代嫁大院张晓茜黄晓华全文免费

载着铁锅的缆车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算是平行时空,跟实际的时间有出入,请不要太过较真,在此谢过各位大大们!)1974年冬,江城市大榕村随着隔壁呼噜声响起,整个村子陷入了寂静。外面寒风呼啸,张晓茜躺在暖呼呼的床上翻来覆去久久睡不着,她一直在思索她到底是怎么穿越的?没错,现在的张晓茜已经换了一个芯。她穿越之前不叫张晓茜,而是叫黄晓华,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家里也是农村的。因为初中的时候爱上了看小说,上了高中之后完全没有认真读书,天天去书店借言情小说回家偷偷看。结果成绩是班里倒数,高考也只考上了一个三本大学。毕业之后,找了个三千的工作,浑浑噩噩就到了30岁。网上说的的三无人员就是指她,未婚未育无存款。而她为什么会穿越呢?国庆放假回家的时候,照例被爸妈催婚,在农村这个岁数还...

主角:张晓茜黄晓华   更新:2025-06-21 00: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晓茜黄晓华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七十年代嫁大院张晓茜黄晓华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载着铁锅的缆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算是平行时空,跟实际的时间有出入,请不要太过较真,在此谢过各位大大们!)1974年冬,江城市大榕村随着隔壁呼噜声响起,整个村子陷入了寂静。外面寒风呼啸,张晓茜躺在暖呼呼的床上翻来覆去久久睡不着,她一直在思索她到底是怎么穿越的?没错,现在的张晓茜已经换了一个芯。她穿越之前不叫张晓茜,而是叫黄晓华,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家里也是农村的。因为初中的时候爱上了看小说,上了高中之后完全没有认真读书,天天去书店借言情小说回家偷偷看。结果成绩是班里倒数,高考也只考上了一个三本大学。毕业之后,找了个三千的工作,浑浑噩噩就到了30岁。网上说的的三无人员就是指她,未婚未育无存款。而她为什么会穿越呢?国庆放假回家的时候,照例被爸妈催婚,在农村这个岁数还...

《穿越七十年代嫁大院张晓茜黄晓华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算是平行时空,跟实际的时间有出入,请不要太过较真,在此谢过各位大大们!)

1974年冬,江城市大榕村

随着隔壁呼噜声响起,整个村子陷入了寂静。

外面寒风呼啸,张晓茜躺在暖呼呼的床上翻来覆去久久睡不着,她一直在思索她到底是怎么穿越的?

没错,现在的张晓茜已经换了一个芯。

她穿越之前不叫张晓茜,而是叫黄晓华,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家里也是农村的。

因为初中的时候爱上了看小说,上了高中之后完全没有认真读书,天天去书店借言情小说回家偷偷看。

结果成绩是班里倒数,高考也只考上了一个三本大学。

毕业之后,找了个三千的工作,浑浑噩噩就到了30岁。

网上说的的三无人员就是指她,未婚未育无存款。

而她为什么会穿越呢?

国庆放假回家的时候,照例被爸妈催婚,在农村这个岁数还没结婚的简直是罪大恶极。

所有人一见你就是怎么还没有带个人回来,简直让张晓茜痛苦至极,但她又不会怼人。

每次看网上那些网友怼爸妈怼亲戚的那些视频,她真的很解气。

但是一到自己的时候,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只能自己生闷气。

所以,国庆在家最后一晚,爸妈又说了一堆催婚的话之后,张晓茜晚上躺床上心里郁闷的睡不着觉。

心里负气的想着还不如让我出生在古代或者六七十年代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我嫁谁我就嫁,省得天天催婚,烦死了。

结果第二天醒来,她就在这个张晓茜的身体里了。

原主张晓茜是南边江城市下面村子里的姑娘,今年才17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一直在家干活赚工分。

原主半夜生病发烧,也没叫人,所以第二天她就穿过来了。

想到这,张晓茜(以后就称张晓茜)郁闷的坐了起来大大的长叹了口气,嘴里小声念叨着,

“我虽然说着穿越,但不是真的想穿越啊!叶公好龙不知道吗?”

一阵寒风吹过,张晓茜冷的打了个哆嗦,赶紧躺了下去裹紧被子,瑟瑟发抖。

南方的冬天虽然温度不是很低,但是冷是冷到骨头里的那种。

张晓茜今天刚穿过来的时候,原主刚退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躺了一天没去上工。

今天一整天也没心思想事情,到了晚上才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所以晚上才躺在床上想东想西,想着以后的时候。

还好她现在是有原主的记忆的,不然她更得叹气了。

原主家里典型的农村家庭,爸爸张建设45岁,妈妈郑叶子43岁,有2个哥哥1个弟弟,大哥二哥已经结婚生孩子了。

大哥张晓东今年25岁,娶了隔壁大洼村的王玉珍,生了2个儿子。

大儿子张锦光6岁,正是人嫌狗厌的年纪,小儿子张锦鹏3岁。

二哥张晓南今年23岁,娶本村的张小草,有一个儿子4岁。

还有一个弟弟今年14岁,正在上初二,今年考高中。

家里都生男孩子,所以张晓茜作为全家唯一的姑娘还是很受宠的。

这个时候能读书读到初中的女孩在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上几年书或者直接就没读书,在家带弟弟做家务。

而张晓茜平时就是在家做做家务,除了农忙的时候基本不用上工。

“还好现在冬天不用下地干活,不然让我这个重度懒癌者可怎么活啊!”

张晓茜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不过还要每天干家务,洗衣做饭喂鸡,太难了,我想念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产品,我再也不胡说八道了。”

外面的寒风呼啸,已经是下半夜了,张晓茜的睡意袭来,缓缓的入睡了。

第二天

“姐,姐,快起来,我都起来了,你这个懒姑娘。”

张晓茜还在迷迷糊糊间,门弟弟被晓北拍的啪啪作响。

“再不起来,我就要告诉妈了,让妈来喊你。”

“起来了,起来了。”张晓茜清醒过来,赶忙回答道。

要是让张母来喊,绝对会被打,记忆中的张母是那种风风火火的性子,人还没到,巴掌就先到了。

张晓茜忍着寒冷,哆哆嗦嗦的穿好衣服出门。

张家院子飘着炊烟,五间土坯房呈

她又睡了一个回笼觉,也不知道现在几点,家里没有时钟,只能根据原主的记忆大概估摸着现在是十点多左右。

赶紧起来去厨房做午饭,肉肯定是没有的,她准备做一个拌茄子和酸辣土豆丝。

前世她也是农村人,工作后上班比较宅,平时在家也会自己做饭,所以做饭手艺还可以。

虽然不是很惊艳,但是家常菜还是会做的,加上原主的记忆,做起饭来还是比较顺手的。

起火先把米饭煮上,然后茄子洗干净先蒸上,再去切土豆丝,土豆丝先用水泡一下。

在这期间,张晓茜开始准备调味料,葱姜蒜辣椒酱油醋,还好都是一些平常调味料,不然农村根本就没有。

准备好这些东西,起锅烧油,下姜蒜辣椒爆香,放入土豆丝,快速翻炒至断生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继续翻炒几下,沿着锅边淋入一圈醋,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张晓茜夹起一个土豆丝尝了一下。

“嗯,不错不错,我的手艺真不错。”

张晓茜臭屁的夸了自己一下。

土豆丝炒好,茄子也蒸好了,拿出来放凉。

开始调料汁,葱蒜酱油加入少许盐,加上一点点香油就可以了。

茄子撕成长条,放在碗中,淋上调好的料汁就完成了。

刚做好饭,张父和张小弟也刚好回来了,张母后脚也跟着到家了。

看到桌子上的菜,笑着夸道,“哟,不错啊,晓茜今天这菜看起来手艺见涨了。”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教的。”张晓茜笑嘻嘻的拍着马屁。

“你可真臭屁,不会只能看不能吃吧?”张小弟听到这话下意识反驳道。

“说什么呢,就你自己那手艺还好意思说别人。”

张父进门顺手给了张小弟后脑勺一巴掌,“你姐做饭那可是得你妈真传的。”

听到张父的话,张母脸上的表情才缓和下来,没说话坐下来准备吃饭。

张晓茜在旁边听到了张父的话,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想着看不出来张父这么一个老实人还挺会哄老婆的嘛。

“姐,你今天手艺确实进步了,比你之前做的好吃呢。”张小弟边扒着饭边说道。

“也不看看你姐今天放了多少油,把今天一天的油都用完了吧。”

张母边吃边心疼的看着盘里的菜。

“没事,没事,偶尔一顿吃点好的,刚好今天就我们4个人,不用做那么多人的菜,没多少油。”张父和稀泥。

张晓茜在一旁默默地吃饭不说话。这已经是很克制的油量了。

虽然有原主记忆,但是那一点点油实在不会做,只能偷偷多倒一点,没想到这都能被发现,张母那眼睛是尺吗?

下午,张大哥张二哥就陆续回来了,晚饭就不用张晓茜做了,是大嫂二嫂做的。

张晓茜就在灶台边帮着烧火,这活在冬天还是很吃香的,要是夏天可没人想烧火。

等一家子吃完晚饭,就轮流去打水洗澡了,虽然现在冬天不用每天洗,但是也得擦一下身子。

“姑姑,我今天能跟你一起睡吗?我不尿床。”

大哥家的张锦鹏趴在张晓茜的腿上,睁着萌萌的大眼睛看着她奶声奶气的问道。

“羞羞脸,男孩子不能跟女孩子一起睡觉。”

张锦光听到了在旁边刮着脸笑话张锦鹏。

“哼,我还不是男孩子,我现在还是小孩子,小孩子可以跟大人一起睡觉。

你还不是吵着要跟妈妈一起睡,妈妈也是女孩子。你都这么大了还要跟妈妈一起睡,你才羞羞脸。”

张锦鹏边反驳着张锦光的话边看着张晓茜。

“今天为什么想跟姑姑一起睡啊?”

“妈妈今天打我屁股了,我不想跟妈妈一起睡了。”张锦鹏揉揉自己的屁股。

“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今天打了大牛,我会打你吗?”

大牛是大嫂弟弟的儿子,今年也3岁。

“谁让大牛要抢我的饼吃。”

张锦鹏不服气道,“我今天就是不跟你睡觉了,不给你暖被窝了,我给姑姑暖被窝。”

家里人听着他这话都笑了出来,张晓茜也是噗呲一笑,看不出来这个小侄子这么逗。

“是谁跟你说暖被窝的?”张母哈哈笑的逗小锦鹏。

“爸爸啊,有次晚上我醒来听到爸爸跟妈妈说的。”小锦鹏毫不犹豫的出卖了爸爸。

全家笑的更大声了。只有张大哥和张大嫂笑不出来。

“大晚上的不睡觉偷听大人说话干啥,赶紧让你妈带你去洗澡去。”

张大哥说着就抱着小锦鹏大步走出去了,张大嫂赶紧跟上远离大家的笑声。

等大家洗漱完都是睡觉了也才7点多,现在的农村根本没有什么玩乐的东西,大家都是早早的睡觉。

张晓茜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这和她平时的作息差太多了,她想念她的手机,平板。

也不知道现代的爸妈怎么样了?原主会不会也穿过去?还好家里还有个弟弟在父母身边工作,自己也还算安心一点。

而这个时候张父张母也还没睡觉,两个人在聊着关于张晓茜的婚事呢。

“她爹,晓茜过完年可就18了,该找婆家了,你有啥想法?”

“是该找了,等过年的时候托她姑姑帮忙留意一下。我们这边也自己留意着,打听打听。”

张父的妹妹嫁到城里,妹夫家的家公可是棉纺厂的副厂长的,家婆也是棉纺厂的工人。

妹夫家只有一儿一女,姐姐王宝珠,弟弟就是妹夫王家宝是独生子,长得文文弱弱的,又不爱说话。

虽说在是在厂里办公室上班,吃个公家饭,但是等到了找对象的时候,好人家家里看不上,那种想攀关系的人家又瞧不上。

家里愁的不行,生怕找不到媳妇断了根,到处托人帮忙。

正好托到了同村的一个大婶那,那个大婶从小看着小妹长大的,最是知道小妹的性格,觉得跟妹妹跟王家宝挺合适的,就给牵了线。

王母看张大妮大气爽利的样子就觉得不错,再一打听家里生的都是小子就更满意了,也不介意是农村人。

张大妮也遗传了张家生儿子的传统,嫁过去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把王父王母喜得不行,后面又连续生了2个儿子,直接就在王家挺直了腰板,更是当家做了主。

现在接了她婆婆的班,在棉纺厂当纺织工,吃上了城里饭。

“是嘞,要是她姑能介绍个城里人那可不错,看晓茜那性子也不是个能吃苦的性子,要是在农村可得被婆家嫌弃。”

张母想着晓茜嫁进城里的样子,整个人喜滋滋的。

“城里人是那么好找的吗?你也别抱太大希望,我们自己该托人还是得托人打听,做两手准备。”张父叹气。

“那我还不知道,也就是和你这么说说。”

“睡吧,等过年她姑回来的时候再说。”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腊月。张晓茜也适应了现在的生活,跟原主也没什么区别了。

“今天赶紧吃完去供销社买年货,要是晚了都抢不到东西了。”

张母今天早早就风风火火的起来做了早饭,又催大家赶紧起来吃饭。

“要是再过几天就开始要忙起来也没空去买。晓茜,你还是在家做家务吧。我和你大嫂一起去。”

“妈,我也想去。我好久没去过城里了。”张晓茜赶紧回道。

她自从穿过来天天在家煮饭做家务,早就烦的不行了。

虽说之前原主也去过江城市,但是这只是她的记忆,她还没看过这个时候的江城呢。

“那让你二嫂留在家,你和我还有你大嫂一起去。”

张母想想也行,她看着小闺女天天在家也是有点闷了,出去透透气也好。

“好嘞。”

“奶奶,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大侄子张锦光在旁边嚷嚷着。

“去什么去,今天有正事要做,不能带小孩去。”

张母立马反驳道,随即又哄道,“今天你在家乖乖的带弟弟们玩,我回来就给你买糖吃。”

又转头催促着闺女,“赶紧吃,我们要走了。”

说完张母已经出门去拿背篓准备出门了。

张晓茜赶紧吃完饭放下筷子就跟上。

大榕村离城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若是赶上生产队的拖拉机,突突突地颠上一个钟头,就能望见江城市郊的大河镇了。

但要进到真正的城里,还得再熬过一轮拖拉机的轰鸣,让屁股在硬木板上再受一个小时的罪。

不过地理位置还是十分优越,所以整个大榕村相比其他的村子日子过得还算富裕。

她以前没在这个城市生活过,所以也不知道以后村子会不会被划到市里面,变成一个区。

“妈,我们走路去吗?不坐拖拉机吗?”张晓茜边走边问着张母。

现在快过年了,村里去城里买东西的人多,而且农忙时节已经过去。

村里就会把拖拉机用来拉人,不过两天天才能去一趟。

“坐车不得去村口坐,走快点,等下车里没位置了,你就去不了了。”张母嘴上说着,也没有停下脚步。

“哟,建设家的,你也要去城里买东西吗?”

走到村口那,已经有几个婶子在上面了。

坐车一人一分钱,张母交了钱,几个人也坐上去了。

拖拉机也差不多满了,赶车的张老头就出发了。

车上有个婶子跟张母打了招呼。

她背着个背篓,旁边坐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嫂子。

这个婶子叫徐春花,是同村张爱国的媳妇,旁边的是她儿媳妇许嫂子。

“是啊,今天要是再不去买东西,过年都没东西招呼客人了。

“你今天准备买点啥呀?”

“买点调味料,买点糖和糕点啥的,要是有布再扯点布,一年到头攒的布票也就这个时候用了,还不够给孩子们做身衣服。”

张母跟徐婶子唠着嗑,旁面许嫂子和大嫂聊着天。

只有张晓茜无人可聊,就坐在张母身边听着她和徐嫂子唠家常,她以前也是很喜欢默默在旁边听大人说着八卦啥的。

“你听说了吗?村里又要来一批下乡的知青,听说这次要来10个人。

这些知青干活比女人还不如,这次又来这么多知青有啥用,到时候还不是得村里借粮给他们。”

徐婶子压低声音跟张母抱怨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男人说这叫什么国家政策,我也听不懂,听领导的安排准没错。”

“这些知青来就来吧,不过听说现在有几个知青在跟村里的姑娘小子走的挺近的,不知道是不是有那个意思。”

“不会吧,这些知青现在是下乡了,这要是以后不回去还好,要是回去了那咋办啊?”

张母倒是没注意到这件事情。

“哪不会,我就看到张大头家的三女儿跟一个男知青在田里眉来眼去的。

还有那个许家旺老是跑到女知青那里帮着干活啥的,殷勤的不得了。”

徐婶子一口气就说出了好几对来。

“真的啊?我这天天在养猪场那边干活还真没去田里注意到这些事。

这些小年轻可正是冲动的年纪,很容易就上头。”张母也是惊讶不已。

“谁说不是呢!还好你家晓茜除了农忙的时候不怎么去地里,不然我看就晓茜这长相估计很多知青来献殷勤。”

徐婶子看了张晓茜一眼声音压得更低了。

“那可不行,我们家晓茜可不能嫁知青,要啥没啥的,还不会干活。

再加上我们晓茜这个性子,全家不都得饿死。

再说知青天南地北的这么远,这以后回去了,那我女儿不得跟着走?那可不行。”

张母态度坚决,语气强硬。

“谁说不是呢。你家晓茜过完年也18了吧,是不是也得找对象了?”徐婶子附和道。

“是18了,不过也不急,现在结婚都比较晚,慢慢寻摸着吧。”

张母嘴上这么回着徐婶子,不过心里想的是过完年可得抓点紧,不然这好小伙都被定完了,万一要是再看上个知青啥的,那就完了。

一伙人边走边聊天,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城里了。

大伙儿赶紧往供销社赶去,怕再晚一点可啥也买不到了。

不一会就走到了供销社,供销社位于江城市的中心位置。

是一栋气派的2层小楼,一楼卖布料和日常用品的,二楼就是一些大件,还有一些成衣啥的。

毕竟现在不允许私人买卖,都是国有单位。在供销社上班可是个人人羡慕的工作。

供销社的一楼已经挤满了买年货的大妈大婶,张晓茜看着这人头攒动的景象实在有点无所适从。

虽然印象里有这个景象,但是跟真实见到还是很不一样的。

就在张晓茜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张母和张大嫂她们已经快速的挤了进去了,一点都不受这么多人的影响。

张晓茜看着有点目瞪口呆了,这还得是农村大妈啊,真的有点厉害呢。

张晓茜佩服不已,然后默默地挪到旁边去等了,她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挤进去。

等张母她们出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了,张晓茜已经等的人都蔫了。

早知道就不来了,想去逛逛又怕等等张母出来找不到人,在这等着,寒风呼呼的冷的不行。

“妈,你们终于出来了。东西都买好了吗?”

张晓茜一脸终于解放了的表情,不过看着张母这满脸笑容的样子就知道东西买到了。

“买到了,买到了。还得是你大嫂一路挤进去,不然可能就买不到了。”

张母一脸赞赏的看着张大嫂。

“这有啥,这时候可不能客气,就得厚着脸皮,骂几句就骂几句,买到东西最实在。”张大嫂一脸自豪。

“哈哈哈,可不是呢,这要是晓茜去买,今年的年不用过了。”张母笑道。

“妈,你们买了啥?我看这背篓里也没多少东西啊?就买这么点吗?我们可是好不容易来一趟。”

张晓茜赶紧转移话题看着背篓里的东西。

“你个败家玩意,这东西还不多啊?我看你是要上天了。赶紧回家吧。”

张母瞪了张晓茜一眼,像在看一个不争气的败家子。

张晓茜摸了摸鼻子,低下头没说话,快步的跟上张母和张大嫂往家里去。

她也不是故意这么说的,这要是在现代,谁家过年买这么一点年货啊?都是一大袋一大袋的买东西。

回去也是坐车,不过这回大家都是满载而归。


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就看到家里的几个小子都没有出去玩。

都在门口排排坐等着奶奶买糖回来,这个时候的糖对小孩子的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

大侄子远远的就看到了张母一行人,立马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奶奶你回来啦?买糖了吗?”

两个小侄子也是围了过来,围着张母直打转,嘴里喊着,“糖,奶,吃糖。”

“也只有这个时候你们才会乖乖在家。”张母看着几个孙子,“走吧,回去给你们拿糖吃。”

“噢,噢,噢,吃糖了,今天有糖吃了。”几个孩子在旁边乐颠颠的嚷嚷着。

张母回到家就把背篓放下,一样一样的掏出东西来,各种调味料,布料还有一小包糕点和糖。

几个小侄子看着糕点和糖,口水都要掉下来了,直勾勾的盯着糖看。

别说小孩子,连张晓茜看着都有点馋了,她来到这里就没吃过这些东西了。

更别说肉了,她可是个肉食主义者啊,这些天天天吃菜吃的她一脸菜色。

这要是在以前她是看都不会看一眼,但是谁让现在啥好吃的东西也没有呢。

张母给小侄子一人分了一颗糖,就收起来了。

“好了,一人一颗,剩下的留着过年再吃。都出去玩吧,别围在这里了。”张母赶着孙子们。

“奶,你真好,我最喜欢你了。等我长大赚钱了,天天给你买糖吃。”

说着这话的是二侄子锦明,他是个嘴甜的孩子。

其他两个都已经跑出去跟其他孩子炫耀了。

“糖还没吃呢,嘴就这么甜啊。”

张母脸上的笑容止也止不住,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快去跟哥哥玩吧。”

“锦明这个性子真是随了他爸了。”

张大嫂在旁边附和着,张二哥就是家里几个孩子嘴比较甜的,很会哄父母。

“大嫂,你可别提了,他们父子俩就只会哄人,实际啥也没有。”

二嫂张小草刚端着几碗热水进来给张母她们就听到了大嫂说的话。

“会哄人总比你大哥那种闷性子好,起码能哄你开心。”

大嫂王玉珍端起热水喝了一口。

“大哥那是稳重,说话都在点子上。”

“啥性子都好,好好过日子就行。都还没吃糖呢,一个个嘴巴都挺甜的啊。”

张母打断她们的互相恭维。

随即又把袋子打开,给大嫂二嫂和闺女也一人分了一颗糖,

“难道买糖,咱们自己也吃一颗甜甜嘴,不能都给那几个臭小子吃了。”

“妈,还是留着等过年再吃吧。”大嫂推辞着。

“吃吧,不差这几颗,还有呢。”张母说完就把自己手里的糖吃进嘴里。

张大嫂张二嫂看到张母都吃了,也就不推辞的吃了糖。

张晓茜也吃了那颗糖,这个时候的糖还是那种硬果糖,说实话也不怎么好吃,但是张晓茜也吃的津津有味,谁让现在穷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之后,张晓茜每天跟着张母大嫂二嫂三天一通忙活。

打扫房子,做豆腐,把年前村里分的猪肉熬猪油,做丸子,转眼就到了过年。

大年三十

一大早张母就带着儿媳妇忙的团团转,准备了一桌子的菜,虽说现在条件艰苦,但是难得过年,还是凑出了一桌子菜。

到了晚上,一家子围在一个桌子整整齐齐,大人面前都倒了一小杯自己酿的米酒,而小孩子和张晓茜张小弟则是一碗糖水。

“爸,吃饭之前你说几句。”张大哥看着张父提议道。

“对,对,爸,你作为一家之主,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你得说几句。”张二哥立马附和。

“那我就说几句,今年一年大家都辛苦了,大家都齐心协力把这个家过得红红火火。

大人努力下地挣工分,小孩子也有认真长大,希望明年大越继续保持这个干劲,让这个家越过越好。”

张父也不推辞站起来说了几句。

“当然,这个家里最辛苦的就是你们的妈了,我们都敬你妈一杯。”

“对对对,妈辛苦了。”大家一起附和起来,端起了酒杯。

小孩子也端起了他们糖水,很认真的参与这个活动。

“你这老头子说啥呢。”

张母不好意思起来。

“大家都辛苦,只要你们和和睦睦的过日子我就高兴。”

等大家敬完了酒,就开始埋头苦干了。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吃顿好吃的,可不得努力多吃点嘛,下次想吃可就得等一年了。

“奶,你做饭真好吃,要是每天都过年就好了。”

二侄子小锦明吃的满嘴流油,也不忘吹吹奶奶的彩虹屁。

“你真是人长得丑想的倒是挺美的,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二嫂立马打断了儿子的美梦。

“胡说啥呢,我们锦明哪里长得丑了,再说了谁不想天天吃好吃的。”

张母立马说了二嫂一嘴,又转过头对孙子说。

“好吃你就多吃点,吃多了长高高,以后多赚钱天天能吃好吃的。”

“好的,奶奶,我肯定会赚很多钱,然后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

小锦明又把头埋进碗里,哼哧哼哧的吃了起来。

等大家吃完饭,收拾完碗筷桌子,就都在了大堂里围着碳炉说着话,火炉子把大家都烤的暖烘烘的,像是把冬天的寒冷都挡在门外。

而几个小孩子则根本不怕冷似的在门口跑来跑去的,等着家里放鞭炮好去捡没点着掉在地上的鞭炮,明天可以拿出去玩。

说了一会儿话,听到村里有人开始放鞭炮,几个小侄子就开始催促家里的大人去放鞭炮。

最后是大哥带着鞭炮去外面放了鞭炮。

等放完了鞭炮,已经挺晚了,张母就让大嫂二嫂带着几个小侄子去睡觉了。

南方过年大家也各自回屋去了。

等张晓茜躺在床上的时候,想着今天晚饭,也觉得小侄子说的不错,要是能每天都这样就好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没办法实现的。

但是觉得虽然现在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感觉大家的精神面貌跟现代完全不同,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整个人充满着朝气蓬勃的感觉。

完全不像现代那样,过年也没什么气氛,大家过完年吃顿饭就各自刷手机,然后又各奔东西。

张晓茜就这样过完了来这里的第一个年。


等到了大年初二,大哥二哥就和嫂子们带着小侄子们各自回了娘家。

而张父张母则带着张晓茜和张小弟去了大伯家。

今天是小姑子回娘家的日子,所以张母和大伯母一般都会延迟一天回娘家,初二则在大伯家陪着回娘家的姑爷和小姑子。

张大伯一家住在村中间,而张父则住在了靠村头一点的位置,不过两家差的也不远。

张大伯是村里的生产队长,现在的生产队长权力还是比较大的,管着整个生产队的上工,还有村里需要开介绍信证明啥的都需要生产队长。

张阿公和张阿婆还健在,是张大伯住在一起的。

张阿公以前也是个退伍老军,所以在整个村子还是很有威望的。

张大伯能当上生产队长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当然,张大伯自己也是一个很公正的人。

“阿公,阿婆,大伯,大伯娘。”

张晓茜跟着张父张母来到了张大伯家,张小弟也跟着喊了。

“晓茜和晓北来啦,快来吃糖。”

大伯娘看到几人来了,就招呼着吃糖。

“谢谢大伯娘。”晓茜拿了一颗糖。

其实他们初一已经全家过来给张阿公张阿婆拜年了,今天过来就是招待姑爷的。

坐了没一会儿,姑父和小姑就骑着车回来了。

还有小姑的小儿子王国伟自己一辆车,比张晓茜小一岁,还没成亲,所以就跟着爸妈来外公外婆家了。

“爸妈,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我们回来了。”

小姑张大妮边喊着人边放下了手里的东西,两身给爸妈的衣服,两斤斤左右的五花肉,还有一些糖果点心啥的。

还有姑父手里拎着的2瓶酒,还有一只鸡。

“外公外婆,大舅大舅妈,小舅小舅妈,晓茜晓北。”表弟王国伟喊着人。

“来就来,你们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这日子你们不过了?”

张阿婆看着两人手里一堆的东西,看着张大妮。

“你这老婆子,先让大妮家宝还有国伟先喝点水再说。一路回来冷到了吧?”

张阿公打断了张阿婆的唠叨,招呼着女儿女婿。

“没事的爸,妈也是为了我们。”

小姑父王家宝笑呵呵的对着岳父说道。

张晓茜和张小弟也跟着喊人。

等大家都喊完了一圈,才坐下来开始聊天,男人坐一堆,女人坐一堆聊着天,互相说着最近的状况。

当然主要是问的张大妮,其他人平常都住得近,来往密切,所以情况大家都知道。

“晓茜晓北,你们带着国伟去村里转转吧。”

张母看几个孩子一脸无聊的样子就对着自己的闺女和儿子说道,不过她也是有事情要和小姑子说,所以才把几个孩子支开。

张晓茜听到张母的话,有点不想出去。

在这多好了,有炉子烤着,还有糖果和瓜子,还能听大人说一些村里的八卦,这日子多舒服啊,外面风呼呼的冷死了。

不过她看着晓北和国伟已经站起来准备出去了,也不好说什么就跟着站起来出去了。

“二嫂,是有什么事吗?”张大妮看二嫂把几个孩子都赶出去了,以为是有什么事情。

“这不是晓茜过完年就18了,该找对象了。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帮忙参谋参谋。”

“是该找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张阿婆点头,“不过咱家可就晓茜一个女孩子,可得好好找,不能马虎了。”

“可不是,而且我最近听说村里有姑娘小子和知青有来往,我可不想晓茜找个知青,还是早点定下来早点安心。”张母忧虑的说道。

“知青啊,那可不好,这天南海北的,以后也不知道怎么样。咱们晓茜可不能找个知青。”

大伯娘立马接话。

“过完年我也帮着打听打听有哪家小伙子合适的。”

“是,大家都帮着寻摸寻摸。”

张阿婆转头看向了张大妮,“大妮啊,你在城里也帮忙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咱也不求多富贵,就是人好就行。”

“知道了,妈。咱们家这么多小子就晓茜一个闺女,我也是当女儿一样看的,我肯定会帮忙的。”

张大妮也没推辞,她自己也没有个闺女,确实也很疼爱晓茜这个侄女,自然不会有二话。

“是是是,我等明天回去也让我娘家妈那边帮忙问问。”

张母看大家伙都对这个事情挺上心的,心里很高兴。

大家说说笑笑的,一会儿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大伯娘和张母一起去了厨房做饭,留张大妮和张阿婆两个人说说私房话。

“国伟是不是要高中毕业了,有什么打算啊?不会也要下乡吧?”张阿婆小声问着张大妮。

“明年才毕业呢,不过他阿公阿婆已经托关系找了机械厂的一个临时工。”

张大妮也小声回复,“他阿公阿婆可舍不得他下乡,早早就在打算了。”

“也是,亲家家里有能耐,有安排就行。”

王家在城里可是很有关系的,张阿婆以前也没想过会跟这种人家做亲家。

亲家一家也是性子和善的,谁知道还能有这缘分,张大妮也算是掉进福窝里了。

村里谁家小姑娘不羡慕张大妮找了个好婆家,还吃上了商品粮,连带着娘家也跟着沾光。

当初大伯家的大堂哥高中毕业的时候大学还没取消,可惜大堂哥没考上大学,只能回家种田。

是亲家帮忙找了关系进了县城的小学当了老师,不然大堂哥只能在家下地了。

虽说后面遇上了动乱,取消了高考,很多老师也被下放了。

但是小学还是没有太大影响,小学还是要读的,所以大堂哥现在也算是吃上了公家饭,还娶了同学校的一个女老师。

虽然现在的老师是不受欢迎的职业,但是也比在农村种地好多了。

“你公婆现在身体怎么样?”

“好着呢,现在每天带带出去串串门,带带曾孙子,吃嘛嘛香,身体看着比我还好。”

张大妮想着家公家婆的在家精神的样子。

“那就好,能吃是福,老了能吃得下说明身体好。

你是他们唯一的媳妇,可得孝顺他们,咱做人可不能忘本,亲家一家对我们可是尽心尽力的,这么多年也没有为难过你。”张阿婆嘱咐着女儿。

“我知道的,妈。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

男人那边也是聊得热火朝天的,张大伯他们说着今年的收成,村里的安排啥的,而王家宝则说着现在的形势,还有一些厂里的收益。

等吃过午饭已经到了半下午,小姑他们又去了村里几家叔伯家坐了坐,一下午也就过了大半,他们也准备回去了。

大伯母和张母她们给准备了一大包农家山货,都是一些自己种的东西和山货啥的,不值几个钱,但都是自家的心意。


等小姑他们一家回到城里已经快到了晚饭的时候了,家里的大姑子还没回去,看来是准备在家吃完晚饭才回去。

大姑子嫁在同县城的干部家庭里,住的离家也不远,所以一般都会吃完晚饭再回去。

“大姐姐夫,你们和家宝先聊着,我去准备晚饭。”张大妮招呼了大姑姐一声就往厨房走去。

“让他们男人去聊,我去帮你。”大姑姐王宝珠跟着一起进去了。

“怎么样?亲家身体还好吧?”王宝珠边帮着打下手边和弟媳妇聊着家常。

“挺好的,每天和村里老头老太太聊家常,日子过着舒心呢。”

“那可真不错,我看亲家公亲家母是个高寿,就等着享清福了。”

王宝珠又问道,“你大哥二哥一家子也挺好的吧?家里孩子都结婚了吧?”

“我大哥家的都结婚了,二哥家还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还没呢。”

张大妮说话也没停下手里的活,“二哥家女儿过完年18了,正准备找对象呢,小儿子14岁还小,还在读初中。”

“说起来你们家几个兄妹就你二哥生了个女儿吧?其他都是生的儿子。”王宝珠好奇道。

“是啊,连下面小辈也都是生的儿子。你说这一整个阳盛阴衰的,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家里还是比较看重。”

“这还不好啊,别人家想生儿子都生不出来。”

王阿婆刚准备进厨房看看就听到了儿媳妇说的话,“你看孙家就知道了,连生了三个女儿,现在还想再生第四个。”

“也是,你说别人想要都要不到,估计全跑我家去了。”张大妮说笑。

“谁说不是呢,这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王宝珠笑道,“这你家小侄女要找对象估计要被人踏破门槛了吧?”

“这谁知道呢,不过我那侄女不是我夸,这要长相有长相,文化也是初中毕业,不过就是性格腼腆了一点,不会说话。”

张大妮对着自己婆婆和大姑姐也是没隐瞒。

“姑娘家文静一点也挺好的,等结婚了接触的人多了,性格就会变的。”

王宝珠安慰道,“你家侄女找对象有人选吗?”

“没呢,这不等过完年全家都帮着留意一下。”

张大妮装好最后一道菜,“准备吃饭了。”

等一家子吃过晚饭,男人们在客厅里聊着天,女人们则跑到了王阿婆房间说着家常。

“大妮啊,你家侄女找对象我这倒是有个人选,你要不要听听看?”王宝珠突然对着张大妮说道。

“真的啊?是哪家的小伙子?”

“是我们那边周主任家的儿子周博文,现在25岁,在警察局上班。”

“周主任家啊,他们家那身份可太高了,这样的人家我们高攀了。”张大妮惊讶道。

她可是知道周主任的,周主任爸妈以前那也是在单位工作的,现在周主任自己也是在政府单位上班。

还有周主任的媳妇张桂花也在妇联上班,虽然她侄女也很能干,但是这样的人家跟她们家差距还是有点大的。

“是啊,宝珠啊,不是我有门第观念,周主任的儿子我可是见过一面的。

长得高高大大的,工作也好,这差的有点太多了,人家周主任家能乐意?”王阿婆也是很惊讶。

“你们听我说,也不是我瞎介绍,周主任他儿子之前处过一个对象,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父母坐地起价要彩礼,三转一响。

这些都不说了,还要房子,要给家里爸爸升职什么的,越来越过分,你说这谁家能答应,谁也不是冤大头啊。”王宝珠一脸嫌弃的说道。

“哎哟喂,这要求谁家能答应啊?”张阿婆惊呼,张大妮也是一脸的震惊。

“谁说不是呢,虽说周主任家家底厚,那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而且这还没结婚呢就想着接济娘家,这等结婚了不更糟心,所以啊,这婚事不就黄了。”

“这婚事黄了,那再找一个就是了,也没什么问题啊。”张大妮一脸疑惑。

“是啊,本来这事也就这么过了,再找一个就是了,但是女方那边不甘心啊。

天天去周家闹,还在大院里到处宣传说周博文始乱终弃,不负责什么的。

还说要去举报,现在可是敏感时期,虽说比之前好点,但也是的小心谨慎的。”

“这也太缺德了吧。那周主任家没事吧?”张大妮好奇道。

“没事,周主任家那也不是吃素的,把这事压了下去。

但是现在名声也不太好了,很多想结亲的人家都冷淡下来了,把周主任媳妇给气的不行了,还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呢。

而周博文也被这事搞的都不想提婚事了。”

这周主任家可能在城里扎根多年了,市里也是有关系的,再说还有周阿公在呢,这点事情不至于伤筋动骨,就是有点恶心人。

“也不知道哪找的姑娘,这一家子怎么这么拎不清啊。这都还没进门呢。”

王阿婆想着他们家介绍之前也不打听打听的吗?这种人家也能介绍。

“听说是周主任媳妇家的大姐介绍的,就想着都是一家人,也不至于介绍个不好的吧。

没想到就是这么寸,也只能说女方那边怪能装的,以前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这到了最后才爆发出来。”

也是个蠢的,不知道等结婚后再慢慢提吗?是觉得非她不可了吗?

“现在都过了大半年了,周博文说什么也不想再去相看了。

把家里阿公阿婆爸妈给愁的,你知道的,他们家也是好几代单传了,都希望周博文早点结婚生孩子。

我跟周主任他媳妇不是一个单位的吗?天天听她在单位里长吁短叹的。”

想着张桂花那愁苦的样子,王宝珠有点想笑。

“那他们家对媳妇有什么要求啊?你也知道我侄女那性子可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性子,估计不适合吧?”张大妮忧心道。

虽然高门嫁女,但是这门第差太多也是不合适的。

“张桂花说了现在就想找个脾气好的,心思简单的,也不拘什么家室,实在是被之前那个吓到了。

不过现在也只是我有这个想法,还是得去男方那边问问。当然,你也得跟你哥家里说说看。”

王宝珠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这周主任家平时可是想攀也攀不上的,现在不是正好有合适的,能成肯定是最好。

“那你先去跟桂花探探口风,要是他们家愿意,那我再回去说说,不然这要跟我哥他们说了,男方这边要是不成我就没法交代了。”张大妮看着大姑姐。

“是这么个理。”王阿婆赞同。

“行,那我就先去问问。”


等过完年转眼就到了十五,大人们要准备犁田插秧了,张小弟又要去上学了。

又只剩张晓茜一个人在家做家务活了,小孩子在家是待不住了,早跑出去了玩了。

等到了这周天,张大妮突然就回来了。张阿公阿婆看着突然回来的女儿有点惊讶,

“你们怎么这时候回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张大妮进门坐在椅子上。

“没啥事,我就是回来找二哥有点事,等会儿二哥来了再一起说。”

“没啥事就好,他们都去上工了,要不要让你爸去把他们给叫回来?”

张阿公阿婆现在年纪大了,已经都不用去上工了,现在就是在家干干轻省的活。

等中午吃过午饭,听说妹妹回来的张建设就和媳妇一起过来了。

张建设一过来就问,“大妮你找我有啥事?”

这会儿吃完饭小孩都出去玩了,家里只有几个大人在,张大妮也很干脆的说到,

“这不是年前二嫂不是说给晓茜寻摸对象吗?过年的时候我大姑子回来的时候听到了就给介绍了一个对象,我就回来跟你们说说。”

张母一听到是这个事情整个人精神就来了,立马接话道,“真的啊?大妮你快给我们说说。”

大家也是好奇的看着张大妮。张大妮也很利索的说着,

“是我大姑子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张桂花的儿子,她夫家姓周,是在政府单位任职主任。

儿子叫周博文,在警察局工作,长的也是高高大大的,精神的很。”

一家人听到这条件都震惊了,这条件也太好了吧。

张母心里先是一喜,后又是一惊,这心理活动跟过山车似的。

张父也是大惊,“大妮啊,你确定没说错吗?这条件也太好了吧?是不是那个后生有什么问题?你就直说没事。”

“二哥,要是有啥问题我能瞒着你吗?你听我说完。”

张大妮就把来龙去脉跟家里人说了一遍,

“我大姑姐也是问过男方那边的爸妈了,他们是同意相看,我这不才回来跟你们说。”

张阿婆听到这就说,“是嘞,我们这相差这么大,还是得先男方那边同意。”

张大伯娘在一旁激动道,“哎呦,这要是相成了,咱们家晓茜可就是城里人了,以后可是享不完的福。”

张父张母听完张大妮的话也放下了心,张母道,

“这倒是不怪男方那边,就是这条件太好了眼光也很高吧?能看上我们家晓茜?”

“这成不成的不得先相看才知道?万一两个小年轻就看对眼了呢?”张大伯娘劝说道。

张大伯这时也开口了,“我也觉得可以相看相看,咱们现在先不说出去。

到时候去城里相看一下,要是成了自然皆大欢喜,要是不成咱回来就当没这回事,到时候该咋样还是咋样。”

张阿公直接拍板,“行,就先这么安排着。”

张阿公以前当兵也是有点见识的,这门亲事要是成了对全家可都是受益的。

当然,这前提是男方家里没有什么大问题,两个年轻人能看对眼。

张父张母听张阿公的话也没什么异议了,又问起张大妮,“男方那边对相看有什么安排吗?”

“我是这么想的,相看就安排在我们家,等我休息的那天你们就带着晓茜来我家,就说来做客。

男方那边也过来坐坐,就说看望我公公婆婆,到时候我大姑姐也回去。”

她大姑姐跟张主任是同一单位的,去看望一下公公婆婆也比较合理。

张父点头,“这个安排我看行,要是有人问就说碰巧遇上了。”

“是的,那就安排在下一个休息日了。”张大妮说道。

“行,我们这几天也准备准备。”张父回道。

张家这边确定好了,就各自回去休息了,下午还要继续上工呢。

同时的周家也在说这个事情。

周母之前已经跟周父和公公婆婆说过这个事情了,他们都是同意这件事情的。

现在就差和儿子说了,这次一定得让儿子同意去相看,这年纪也不小了,她还等着抱孙子呢。

等晚上周博文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全家都在客厅里坐着,一看这情形立马就知道了是要说什么事了。

“阿公阿婆,爸妈,你们都在呢。”周博文率先开口打招呼。

周阿婆立马笑眯眯的回答道,“阿文回来啦,饿了吗?要不要让你妈给你做点吃的?”

周博文回答道,“不用了,我不饿。”最近局里有案件,所以晚饭都在单位里吃,回来的也是比较晚,“你们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阿文啊,你也25了,别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就你到现在连对象也没有。”

张母一副儿子太不争气的样子,想着别人家的乖孙孙,越想越生气,

“我不管,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姑娘,你必须去给我相看。”

“是啊,阿文,阿婆还不知道能活多久,就等着抱曾孙呢。”周阿婆也在旁边附和道。

周父听到自己妈说这话,立马打断道,“妈,你瞎说啥呢。现在是在说阿文相看的事。”

“我说的就是相看的事啊,要不是你们之前给阿文相看那么个姑娘,阿文能拖到现在还没结婚吗?还到处被人破坏名声。”

周阿婆听到儿子的话,立马生气的骂起了儿子儿媳。

周阿公干咳了几声,“咳咳,老婆子扯远了。”

周阿婆立马住了口,看了眼周母,“桂花,你快点跟阿文说说这次的姑娘。”

周母心里感激着自家公公,之前因为这事婆婆一想起来就骂他们夫妻俩,他们还不敢还嘴,只能乖乖挨骂。

她赶紧跟自家儿子介绍起这次的姑娘,“咱们家也不需要你找个家世多好的,只要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行。”

“妈,我同意去相看。”

“咱就去看看,要是看不上…”周母还在劝着自己的儿子,忽然听到儿子的话一愣,“啥?你同意了?”

“对,我同意。”周博文确认道。

“好好好,我立马去安排,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周母一听这话立马笑开了花,连忙保证道。

心里想着这次去宝珠娘家相看,可不能让人家吃亏了,又出钱又出力的。

“既然阿文同意了,桂花你就去安排吧。大家也都回去休息吧。”

周阿公听到孙子点头答应了,心里也是高兴的,他看别人家的曾孙也是眼馋的很。

周博文也上楼回房间了。他想着刚才阿公阿婆和爸妈殷切的表情,也觉得自己是应该找个媳妇了。


“晓茜,快起来吃饭,今天还有事情要办呢!”天还没亮了,张母已经在外面拍着门。

张晓茜被张母的声音给吵醒了,还在迷迷糊糊呢,下意识的就回复着,“知道了,妈。我起来了。”

说完就想起来,但是实在太困了,实在没起来,又睡了过去。

前几天张母跟她说了要相看的事情,她都惊呆了,她虽然知道现在的结婚早,但是她现在还没有这个意识,前世她三十了还没有对象,结果一到这里才18岁就要相看了。

昨天晚上张母来问她明天准备穿什么,把她的衣服看了一遍,最终找了一件藏蓝色的没有补丁的上衣,下半身一条黑色的裤子。其实也没啥好选的,现在的衣服不是黑就是蓝,只要没有补丁就是好的了。

昨晚张晓茜翻来覆去很晚才睡着。她前世也不是没相亲过,但是完全没有现在的这么正式,以前都是两个人先聊着,合适了再说,现在则是直接双方父母一起,两人见一面要是合适就要开始谈婚论嫁了,想想就很紧张。

结果今天就起不来了。

“张晓茜,起来了没?”张母看女儿这么久还没出来,心里火气冒出来了。她今天本来就火急火燎的,结果闺女还慢吞吞的,她这性子恨不得上手了。

“起来了,起来了。”张晓茜这下是真的被惊醒了,赶忙起来穿衣服出去洗脸刷牙。

“妈,晓茜还没起来吗?”问话的是张大嫂,今天轮到她做饭,所以她也在厨房里忙活,知道小妹和公婆今天要去城里相看很早就起来生火做饭了。

张母回道,“叫半天才刚起来,这懒性子以后嫁人了可怎么办?”

“我看小妹以后可是城里人,妈你就放心吧。”

张大嫂想着这次相看要是成了,小妹可不就是城里人了,想到男方的家世背景,张大嫂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这要是成了,她家两个小子以后说不定也能沾光了。

就算不能也没事,总比穷亲戚要好,也不用担心上门打秋风。

“这谁知道呢,这死孩子还不出来。”

张母看闺女房间还没动静的样子,正想再去敲门就看到门被打开了,闺女已经走出来去刷牙了就没再说什么了。

等匆匆忙忙吃完饭,张父张母就提着给小姑子家准备的一点土特产还有家里种的菜带着闺女就往县城里去了。

张大妮一家子今天也是一大早的都起来了,买菜的去买菜,打扫屋子的打扫屋子。

还好现在家里就剩小儿子王国伟还住在家里,另外两个儿子都分了房出去住了。

今天特意吩咐了别回来,不然他们休息日都会带着孩子回来看老人的。

等张大妮出去买完菜回来,刚放到厨房里,就听到隔壁邻居跟大姑子打招呼的声音。

“宝珠你今天这么早就回来看你爸妈了?”

隔壁吴婶子跟王宝珠打完招呼,还好奇的看着跟宝珠一起来的几个人。

两个一看着像干部的夫妻,后面还跟着个精神的大小伙子。

“你这是带着客人上门呢?”

“是啊,这是我单位的,想来看望一下我爸妈,这不,我就带他们一起来了。”王宝珠含糊道。

“这样啊,那你们快进去吧。我说你们家今天怎么又是买菜又是打扫屋子的,原来是有贵客上门啊。”

吴婶子嘴上这么说着,心里想着怎么神神秘秘的。

等王宝珠一行人进了家门,两家人就开始寒暄了起来。

周振国是认识王阿公的,王阿公以前还是副厂长的时候,经常去政府开会,那时候周振国还不是主任,但是两人也是认识的。

“王厂长,我们可是很久没见了,最近身体还好吗?”

周振国率先开了口,上去和王阿公握了握手。

王阿公笑着说道,“我现在可不是什么厂长了,你可别这么叫我了,我托个大,叫我王叔就行。”

“王叔,看您说的,您就是长辈,叫王叔不是应该的。”

周振国说完,对着王家人介绍起自己的媳妇和儿子,

“王叔王婶,这是我媳妇张桂花,这是我儿子周博文。”

“王叔王婶,今天可真是麻烦你们家了,这是我们一点心意,您们可要收下。”张桂花听到丈夫的话立马上前,周博文也跟着打招呼。

“好好好,我们可就不跟你客气了,都别站着了,快坐下来,喝茶吃点心,你们能来那可是我们家的荣幸。”

王阿婆也不跟他们客气了,让张大妮收下东西招呼大家坐下。

大家刚坐下没一会儿,门口就又传来了吴婶子的大嗓门,

“大妮啊,你家哥哥嫂子过来了,快出来啊。”

看张大妮出来了,对着她道,“大妮啊,你家今天可真热闹啊。”

“哎呀,二哥二嫂晓茜,你们来啦。”跟自家哥嫂打完招呼,转头对吴婶子说,“这可真是赶巧了,我先回去招呼客人了,吴婶子,等我空了再找你聊。”

说完,赶紧带着自己家哥嫂和小侄女就回去了。

不然照吴婶子那爱八卦的性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身呢。

吴婶子撇了撇嘴,心想什么赶巧,肯定是约好了上门相看的吧。

一个带着儿子一个带着女儿,这明眼人谁不知道呀,还说什么赶巧。

但吴婶子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就去其他邻居家说这个八卦去了。

这厢,张大妮领着哥嫂一家进了房。

“爸妈,周主任桂花姐,这是我家二哥二嫂还有她闺女,今天刚好有事过来。”张大妮介绍道。

“哎呦,那可真是赶巧了。大妮她二哥二嫂你们好,我们是来看看王叔王婶的。

这是你闺女晓茜啊?长的可真俊,看着就是个乖巧的孩子。”

张桂花跟张父张母打了招呼,又看了看张晓茜,心下就觉得满意。

这姑娘看着就是温柔文静的性子,跟她儿子很合,现在就看他儿子的意思了。

她看着也是很喜欢,故此张桂花热情极了,

“你看,我都忘了介绍了,这是我儿子周博文。”

周博文刚从张晓茜进来就看到了,一米六的个头,大眼睛,鹅蛋脸,穿着身藏蓝色的外套黑色长裤,两条乌黑的长辫子,看着又文静又亮眼。

虽然嘴上没什么话,但是眼睛看着就比之前亮了。

张晓茜进来也看到了周博文,一米八二左右的个头,身材挺拔,国字脸,大浓眉,眼神坚定,带着点锐气,看上去蛮严肃的。

看看周博文,再想想前世相亲的那些歪瓜裂枣,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且就周博文这种家世,在前世妥妥的官二代啊,她连见都见不到。

她第一眼对周博文的印象挺好的,前世她相亲的时候遇到的人和他根本没法比。

但实际人怎么样,还是得处看看。


两家的大人虽然表面上都在互相寒暄着,暗地里都在偷偷观察两个小年轻的表情呢。

看看张晓茜那不好意思的表情,又看看周博文看着人家小姑娘的眼神,都是过来人还有什么不懂的。

顿时,两家人的态度就更热情了。说笑了一会儿,两家大人也有心让两个年轻人单独相处相处。

因此,张桂花就对着周博文说道,“阿文,晓茜难得来一趟城里,你带她去附近逛逛吧。”

张母也附和道,“是啊,你们年轻人出去逛逛,我们在家聊聊家常。”

周博文点头应下,率先起身。

张晓茜看着大家伙打趣的表情,老脸一红跟着起身往门口走去。

两人走在街道上,刚认识也还不熟,所以这没了长辈在的气氛顿时尴尬的不行,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

两人默默的走了一会儿,周博文突然停下脚步面对张晓茜,严肃的说,

“张晓茜同志,你家里人可能已经跟你说过我的情况了。

但是我还是要正式的跟你介绍一下,我叫周博文,今年25岁。

17岁高中毕业后入伍,去年刚转业回来警察局上班,每个月工资45元,能够养家。

现在住家里,如果以后结婚你不想住家里的话,我可以申请房子搬出去住。

我保证,以后肯定一辈子对你好,钱都给你管。所以,你愿意跟我处对象吗?”

张晓茜听着周博文的一通话,整个人都愣住了,她还以为现在的人都比较含蓄呢,结果居然这么大胆。

而且他们不是才刚认识吗?这进展是不是我错过了哪个环节?还是说这个时代的人相亲都是这样的。

张晓茜看着眼前略显的有点紧张的男人,脑子一热说了句,“那你会藏私房钱吗?”

周博文本来还紧张的看着张晓茜,想从她表情里看出点什么。

突然听到她这么一问,神情一愣,随即一喜,立马保证道,

“我肯定不藏私房钱,都给你管。”

两个人一说开,氛围立马变得愉快了起来。

接下来两人东聊一句西聊一句的,顿时气氛活跃了起来。

等两个人回到张小姑的家里,一看小两口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看来很快就能喝上喜酒了。

等大家吃饱喝足了坐在客厅里,张桂花就开始旁敲侧击的谈论起了两人的婚事了。

她今天是真的高兴,眼看孙子就在招手了。

张晓茜再次震惊,她刚不是同意相处吗?这怎么又进展到结婚了?

是谁说现代社会节奏快的,有比这更快的吗?

还好张父张母没同意,张父以回去还要问问晓茜阿公阿婆的理由婉拒了,毕竟这才第一次见。

况且虽然看晓茜的表情是没什么意见,但是还是得回去亲口问问才能放心。

眼看时间也不早了,事情也说的差不多了,就各自回去了。

等下次张大妮回去确认了娘家这边的意思,下次双方再见面就可以把婚事定下来了,然后就是准备结婚需要的东西了。

等张父张母和张晓茜回到家已经半下午了,家里也没人在,都去下地了。

张父收拾一下也出去了,就剩张母和张晓茜就开始准备起了晚饭。

“晓茜啊,你觉得周博文怎么样啊?我看着小伙子精神的很,眼神也正气,家庭条件又好,是个好的。

他爸妈看起来也是个和善的。”

张母看现在只有她们母女俩个,说话也不掖着,

“咱家也不是图什么,但是能找个条件好的,总比过苦日子强吧?”

张晓茜还没开始说话呢,张母又是劈哩叭啦一通话,

“我跟你说你可不能想着找知青,女孩子家嫁人还是得嫁的近一些,我们以后才能帮得上忙,一家子有来有往才会亲。

你要是嫁到很远去了,一年到头见不到几面的,哪还有什么亲情,人家不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吗。”

“我这说了半天你怎么一句话也没有啊?咋的,你没看上周博文啊?”

张母看闺女一句话都不说,着急上火。

“妈,你都没有让我开口的机会我咋说啊?我觉得周博文挺好的。”

张晓茜赶忙打断张母的话立马说道,“妈,你说的我都知道。

再说了,我根本就不认识什么知青,你怎么还扯到知青身上去了。”

“只是这才见一面就考虑结婚的事情,会不会太快了?不需要再了解一下吗?”

“你还想了解啥?双方家庭不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吗?

你们也见过面了,你不也觉得周博文挺好的吗?”

“那没相处怎么知道合不合的来呢?”

“还要相处?现在能见一面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我跟你爸见都没见过就定下来了。

这哪家结婚不是见一面就定下来了,人家也都过了一辈子了,也都好好的。”

张母点了点闺女的头,一脸你想的真多的表情。

好吧,这个时候的男女没结婚前是不能多接触的。

张母说的也没错,家庭条件,双方父母都见过,人也是自己看上的,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像前世那样拖到三十几岁,她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你这孩子净吓唬我,既然你同意了,就等着男方那边的消息吧。

不过我看今天周博文的表情和他爸妈的态度应该也是没什么问题。

所以,要开始给你准备嫁妆了。”

张母放下心来,开始琢磨起要给闺女准备什么了,晚上再跟她爸商量商量。

“妈,你准备给我准备什么嫁妆啊?”张晓茜一脸好奇道。

“这是你该问的吗?姑娘家家的一点也不知羞,赶紧把饭碗端出去,你哥嫂也该回来了。”张母拍了闺女一下骂道。

张晓茜只好端着东西出去了,她就问一下,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张母看着闺女嘟嘟囔囔的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管她。

“姑姑,我们回来啦!你今天去城里给我买糖了吗?”

大侄子带着两个弟弟玩的脏兮兮的回来了,看到了客厅里的姑姑立马大声的问道。

两个小侄子听到大哥的话也赶忙看向了姑姑,嘴里喊道,“姑姑,糖,我要吃糖。”

张母端着菜出来也听到了孙子们的话,立马骂道,

“糖糖糖,你看奶奶像不像糖,天天就知道吃糖,过年吃了那么多糖还不够啊?”

“奶,糖怎么可能吃的够。而且你也不像糖,姑姑比较像糖。”

二侄子一脸天真的说道。

“奶,你像苦瓜。”大侄子张锦光插刀。

“我不要吃苦瓜。”

小侄子张锦鹏立马在旁边嚷嚷道。

张母……

“你们这几个皮猴子胡说八道什么呢。怎么能说奶奶像苦瓜,看我不把你们打成苦瓜。”

一家人刚下工回来就听到几个孩子说的话,张大嫂立马就抄起了竹藤就要上去打孩子。

张二嫂反应过来也是赶忙跟上。

“好了好了,孩子还不懂事,你们那么计较干什么。赶紧收拾收拾吃饭吧,都不饿吗?”张母赶紧拦住了儿媳妇。

几个孩子本来看到张大嫂和张二嫂过来就有点害怕了,现在听到奶奶的话,立马跑到奶奶后面去了。

等大家伙上桌吃饭后,张二嫂看着婆婆今天心情很好的样子,就开口问道,“妈,晓茜今天的事情成了?”

张母吃着饭看了看张晓茜不好意思的样子,含糊道,“还没定下来呢,你们心里有个数就行,可别到处给我乱说。”

“妈,这我们能不知道吗?我们可不是嘴碎的人。”

张大嫂立马保证道。张二嫂也是连忙点头。


等到了下个休息日,张大妮就又回来了,这次回来就是来确认自家二哥二嫂的意思的,还有商量男方上门的日子。

照例来到了张大伯家商量。这次张父张母就没有再推辞了,直接就应了下来。

张阿公阿婆看到这门亲事定下来了,也是连连点头,笑容满面的。

随后,张大妮就把男方那边的选的几个上门定亲日子说出来让大家商量,

“男方那边说了,给200块彩礼,还有三转一响都能置办,还给准备4身衣服。”

张家人听着这么彩礼都震惊了,要知道现在的农村一家能拿出一百块那都是顶顶富裕的人家了。

这一出手就是200块那得攒多久,不愧是职工家庭啊!

“晓茜真是要掉进福窝了。”张大伯娘感叹道,“这还好我没有女儿,不然我上哪再找一个这样的家庭啊,哈哈哈。”

“大嫂,别说是你了,我都眼红了,我要是再年轻个二十岁,我就自己嫁了。”张大妮也打趣道。

一家子说说笑笑的气氛很是和谐,最后也商量好了日子,就定在下个月2号,二月二龙抬头,这个日子好。

等下个休息日,就让男方那边带着女方出去买衣服,顺便再相处一下。

至于结婚的日子那就得等到定亲的时候再决定了。

日子过得很快,两个年轻人约定去买衣服的日子也到了。

这天一大早,周博文就起来刷牙洗脸刮胡子,穿上自己觉得满意的衣服。

揣上周母准备的一叠粮票布票和拎着给张家的东西骑上自行车出门了。

周母看到儿子这个样子,还跟婆婆打趣道,

“看来阿文这次是真的上心了,我看他对之前那个可没这么积极。”

很快,周博文就到大榕村,在村口看了一群在旁边玩耍的小孩,停下车问道,

“小朋友你们好,有谁知道张建设家在哪里吗?”

这群小孩子看着这个骑着车的大人,有个年纪看起来的大一点的小孩回答道,

“不知道呢,我们村没有这个人,你找错地方了。”

周博文一脸错愕。

刚好这时有个大娘从家里走出来,周博文赶忙上前问了一下。

那个大娘一听找张建设的,立马对着那群孩子喊道,

“张锦光,这人是找你家阿公的,你赶紧带路去。”

只见刚才回话的那个小孩站了起来,对着大娘说道,

“阿婆,这不是找我阿公的,他是找张建设。”

“你这孩子,你阿公不就是叫张建设吗?”大娘真是哭笑不得,“赶紧带这个叔叔去找你阿公。”

周博文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这孩子连自己阿公叫啥都不知道。

看着张锦光他们走远了,大娘就急匆匆的去上工了。

她想赶快去跟乡亲们八卦这件事情呢,这肯定是张建设家的小闺女在处对象了,上门还提着东西呢。

等走到自己家门口,张锦光就大声喊着,“阿公阿公,有个人找你。”

说完就赶紧跑了,他还急着去跟小伙伴们玩呢。

但是他不知道他错过了他天天嚷着想吃的糖。

家里的张家人今天为了看晓茜的对象都还没去上工呢,听到了张锦光的声音就赶紧出来了。

张母一看是周博文,立马就一脸的笑意,“博文来了啊,快进来坐,喝口水。”

“张叔张婶,这是我妈让我带的一点小心意,给家里人甜甜嘴。”

周博文赶紧拿下挂在自行车上的网兜递给了张母,又看向了旁边的人,“这是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吧?”

“你看你真是太客气了,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张母接过东西,虽然嘴里责怪,但是心里是满意的不行,这是男方对自己闺女的态度。

一行人坐下来也没聊几句话,张晓茜就出来了。

她今天穿着蓝色的碎花上衣,下面是一条灰色的裤子,绑着两条麻花辫,小脸白皙红润,看起来十分的阳光明媚。

周博文看到这样的张晓茜,心都漏跳了一拍,赶忙站了起来。

张晓茜看到周博文对他笑了笑。还没说话,就被周母催促着出门了,“你们赶紧去吧,早去早回。”

周博文载着张晓茜就出门了,路过村口被那群小孩子看到了。

有个孩子问张锦光,“那个叔叔骑车载着你姑姑走了,他们是不是在处对象?”

“什么是处对象啊?”张锦明好奇的问道。

“我知道,我妈说处对象就是有肉吃,还有糖。”另一个小孩抢答道。

“那我也想处对象。”张锦明边说边流着口水。

这边小孩子胡乱的扯着话,那边张晓茜两人已经快到了江城了。

等他们到了江城,就直奔供销社二楼了。

一上到二楼,人明显就少了很多,现在很多人还是买不起这些稀罕货的。

周博文看着张晓茜一脸好奇的样子,好笑的说,“我们先去买东西,然后我们再逛一下?”

两人就开始逛起了成衣区,但是张晓茜看了一圈也没什么喜欢的。

这个年代的衣服都是深色的,而且款式都是肥肥大大的,实在不好看。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服务员态度那叫一个差。

虽说看两人的穿着打扮态度,尤其是周博文的气势,态度虽没有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但是也都爱搭不理。

周博文看张晓茜一副实在选不出来的样子,就建议道,“你要是不喜欢这些衣服,要不我们改天去市里看看?”

周博文说的市是真正的市中心那边,那边的供销社更大,货更全。

还有友谊商店,不过那里买东西需要外汇票。

“不用了,我们去看看布料吧,我买回去自己做。”张晓茜拒绝了周博文的提议。

原主是会做衣服的,她有原主的记忆,就是没有实际上手过。

但是,她想着回家可以叫张母帮忙,就想着自己做一件,主要是现在成衣实在不好看。

“那也行,那我们就去看看布料吧。”

两人就来到了楼下的布料区,张晓茜就看上了一款的确良的布料。

周博文就赶忙让服务员扯了几尺,然后又选了一块做裤子的料子,总算凑够了一身的衣服,这才结束。

做完了正事,也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两人就去国营饭店吃了饭,周博文出门前可是带足了钱和票的。

之后周博文又带着张晓茜在城里逛了一圈,最后又回供销社称了两斤点心才把人送回大榕村里去了,这才自己骑着车回家去了。

等晚上一家人吃过饭,张大伯娘和张阿婆就过来问今天张晓茜两人出去买衣服的事情了。

一起过来的还有二堂哥家的媳妇张美香,一家子女人都聚齐了,男的就都出去门口抽烟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