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一边走,一边小声地嘀咕着:
“飞弟好厉害啊!让爷给买纸写字呢!”
“是啊是啊!爷说咱家以后靠他呢!”
“飞弟说了,等他读了书,要给我们买糖吃!”
她们心里都为徐飞感到高兴。
毕竟,徐飞虽然人小,但是对她们这些姐妹还可以。
不像徐文彦那样欺负她们。
以前家里有好吃的鸡蛋,他还会偷偷藏一个给她们分着吃。
……
是夜,徐有德枯坐在书房里,眼前摊着几卷已经翻得有些发黄的书册。
可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此刻在他眼里却像是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吱呀——”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股淡淡的甜味和红糖特有的暖香飘了进来。
李氏端着一个青花瓷碗走了进来,碗里卧着两个热腾腾的红糖水煮鸡蛋。
这是家里只有徐有德这个“读书人”才有的特殊待遇。
为了让他能安心温书,准备考试,李氏更是每日不落。
“当家的,夜深了,先把这个吃了暖暖身子。”
李氏把碗放到书桌一角。
看徐有德仍是眉头紧锁,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由得放轻了声音,关切地问道:
“可是书读得累了?怎么瞧着魂儿都丢了似的?”
徐有德抬起头,看到李氏,本想像往常一样随口调笑几句,比如夸她今日的发髻挽得好看,或者笑她又胖了几分。
可心里的烦躁实在太盛,连那点子兴致都没了。
他叹了口气,把手里的书册往桌上一扔,发出一声闷响。
“累倒是其次,主要是……心里头乱得很。”
“文彦他……真的不如老二家的阿飞吗?”
李氏一听这话,心头猛地一揪。
自家儿子是她心里的宝,从小就聪明伶俐,镇上的先生都夸赞过的。
不过她又怎么知道,那是因为徐有德多给钱二先生塞了钱呢?
她赶紧走到徐有德身边,轻声说道:“当家的,这话怎么说的?文彦打小就聪明,读书也比阿飞早了好几年!”
“不过是,不过是阿飞这次运气好些……”
“再说了,少年聪明,可到头来‘伤仲永’的不在少数,谁知道他以后怎么样?”
徐有德摇了摇头,他毕竟是读过更多年书的人,看事情多少比寻常妇人要深一些。
阿飞那孩子的表现可不是“运气好”就能解释的。
他表现出来的冷静、机敏,还有那份恰到好处的“羞怯”和“感激”,都透着一股子早慧。
“不,文彦是聪明,可阿飞……这孩子的心眼子,深着呢。”
徐有德皱着眉,“他不是那种只会念书的呆子。”
“你瞧他把爹哄得心花怒放,那副模样……哎。”
他没再说下去,但李氏也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
徐飞这孩子,有心机,有手段,不像文彦那样一眼就能看透。
而且他才五岁多啊!
徐有德默了一会儿,端起李氏送来的红糖鸡蛋,却也没急着吃。
只是把玩着碗沿,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才又开口说道:“你平日里,要多跟文彦念叨念叨。”
李氏竖起耳朵听着。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阿飞也是他至亲的弟弟,流着一样的血脉。”
“让他多跟阿飞保持好关系,多亲近亲近。”
李氏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她怎么听着,这话的意思,是要她儿子去巴结那个一直被他们看不起的徐飞?
以前家里所有人都围着文彦转,夸他有出息,夸他聪明,结果现在,居然要他去跟二房的搞好关系?这算什么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