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表着他对整个幽州的整合,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伯圭快快请起!”陈远亲自上前,扶起公孙瓒。
“今后,你我君臣一心,共同治理幽州!”
旁边的公孙度见状,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额头磕在地上砰砰作响。
“罪臣公孙度,叩见主公!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位的表现,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纯粹是吓的。
陈远看都没多看他一眼,对公孙瓒说道:“伯圭,辽西郡太守之职,仍由你担任。另外,兼任辽西都尉,负责整编降兵,维持地方治安。”
“谢主公信任!”公孙瓒抱拳领命,态度恭谨了许多。
搞定了公孙瓒,辽西、辽东两郡算是彻底纳入了陈远的掌控之中。
幽州十一郡,尽归其手。
随着公孙瓒的归降,原本一些还在观望的地方豪强、坞堡势力,再无侥幸心理,纷纷派人前来蓟县,表示臣服。
陈远展现出的强大武力,以及收降公孙瓒后表现出的宽容(至少表面上是),让幽州百姓和各方势力都松了口气。
看起来,这位新刺史,并非嗜杀残暴之辈。
幽州的民心,开始真正向陈远汇聚。
陈远也开始着手进行幽州的内部改革。
他利用从现代带来的知识和管理经验,推行一些新的政策。
比如,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垦荒。
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清查人口。
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扩充军队。
“主公,如今幽州已定,是否应当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在大堂议事时,被陈远任命为别驾的田豫,提出了建议。
田豫是幽州本地名士,颇有才干,被陈远提拔重用。
陈远点点头:“国让(田豫字)所言有理。安抚百姓,发展民生,是当务之急。”
“但是,”陈远话锋一转,“我们也不能忘记,如今这天下,不太平。”
“黄巾之乱虽未起,但各地已现乱象。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化为泡影。”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幽州地图前。
“幽州有十一郡,地域辽阔,北面和东面,还要防备乌桓、鲜卑等异族。”
“我意,幽州各郡,至少要设一支常备守军,人数不得少于一万。”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皆惊。
一个郡一万守军?
幽州十一郡,那不就是十一万大军?
这还没算上需要机动作战的野战主力部队!
公孙瓒也皱起了眉头:“主公,十一万守军,再加上拱卫蓟县和随时能够出征的主力兵马,恐怕总兵力要超过二十万?”
“没错。”陈远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
“我的目标是,幽州常备兵力,至少要达到二十一万!”
嘶——
大堂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二十一万大军!
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大汉朝廷,目前能调动的中央军,算上北军五校和南军卫士,满打满算也就五六万人。
地方郡国兵,加起来数量虽多,但战力参差不齐,且分散各地,难以集中。
陈远一张口,就要在幽州养二十一万脱产的职业军队?
疯了吧?
“主公,万万不可啊!”田豫急忙劝阻,“幽州贫瘠,人口不过数百万,如何供养得起二十一万大军?恐怕不等外敌入侵,我们自己就要被拖垮了!”
其他文臣武将,也纷纷出言附和。
这数字太吓人了,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极限。
在他们看来,幽州能养个五六万精兵,就已经顶天了。
陈远看着众人震惊和担忧的表情,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