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车子驶进那片绿植环绕的高端别墅区,梁知远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一紧,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起来。
看到那栋精致典雅的三层小楼时,他的表情明显僵住。林舒窈下车,一眼便看见栏杆内的庭院被打理得整洁有致。虽是冬天,草木之间仍点缀着腊梅、茶花等耐寒植物,团团簇簇地开着,将冬日的灰蒙映衬得格外生动。
她微怔了一下。印象中,母亲一向不爱这些,觉得花草“腻腻歪歪”,既费心又浪费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闲情逸致?
玄关换了新的鞋柜,客厅是她喜欢的原木浅色调,厨房中岛台的设计,是她大学时期就幻想过的样子。这一切都不像是母亲过去的风格,却恰恰贴近她自己的喜好。
就在林舒窈愣神之际,屋内传来一道轻快的脚步声。一个身影从厨房方向小跑而来,直奔打开的大门——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粉色围裙,眉眼清秀,笑容腼腆,梳着麻花辫,脸上带着常年日晒后特有的红晕和细碎雀斑。
小姑娘一看到两人,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朝屋里大喊道:“婶婶、伯伯,舒窈姐回来啦!”声音清脆雀跃。
她转头望向林舒窈和梁知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舒窈姐吧?伯伯让我听见车声就出来看看,怕在厨房听不见,就把门先打开了。你们终于到了。”
林舒窈怔了一下,很快回以温和的笑容,轻声问道:“你好,你是?”
“我叫阿娣,是伯伯老家的亲戚。”小姑娘立刻自我介绍,声音带着一点紧张,“你以前回老家我见过你一次,你可能不记得了。前几个月高考没考好,爸妈不让我复读,阿婆就托伯伯把我带出来,在这边找了个复读学校。”她顿了顿,又赶紧补充,“平时我都住学校的,最近放寒假才过来。”
林舒窈看出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窘迫与不安,语气更柔和了几分:“欢迎你来杭城,也谢谢你陪我爸妈。我们可以之后加个微信,你学习上要是有不懂的,也可以随时问我。”
“好、好……谢谢姐姐!”阿娣连连点头,眼里闪着真切的感激。
她记得小时候见过林舒窈一次,那次林舒窈跟着父母回山里看爷爷奶奶,自己当时还躲在角落里看她穿漂亮裙子,白净温柔,说话轻声细语,像是从电视里走出来的人。这次能来城里复读,她真心感激伯伯婶婶,但也隐隐担心林舒窈不欢迎她,尤其听阿婆说姐姐因为婚事,和家里也生分了几年。
阿娣小心地看向梁知远,“这位是姐夫吧?快进来,伯伯婶婶都在等你们呢。”她说着就要去接梁知远手里的行李。
听着阿娣的一口乡音,不动声色地往后挪了一步,微微颔首,“你好,不用麻烦,我自己来。”
听着梁知远并不算热情的回应,阿娣有些紧张地悄悄捏了捏围裙下摆。林舒窈注意到后轻轻拉了拉她的手,笑道,“没关系,让他自己拿吧。阿娣,我们进去。”
就在这时,楼上传来脚步声。父母从二楼快步下来,还没到门口,就听见父亲爽朗的声音先一步传来:“窈窈,你们可算到了!不是说让你在最后一个服务站打电话的吗?你妈非要我跟她一起贴门福,说什么每扇门都得贴整齐,刚才才听见动静。”